
2018年以来,曾都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及中心工作,认真谋划、狠抓落实,重点抓好“五公开”、重点领域信息公开和宣传解读回应,突出抓好平台载体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强力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信息公开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一、2018年开发区信息公开工作成效
1、注重实效,深化政务公开工作内容。在主动公开方面,及时调整主动公开目录,完善“三大攻坚战”及公共资源配置、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重点领域栏目设置。着力推进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五公开”。截至2018年12月底,共主动公开信息600余条。重点领域信息公开方面,明确责任单位和具体要求,对区委区政府重大政策法规、议定事项,特别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政策,及时进行权威解读,明确解读流程、形式、内容。注重运用专题会议、图表图解、音频视频等形式解读重大政策,发挥媒体作用。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申请受理渠道、办理程序,健全依申请公开研判答复机制。
2、突出重点,打造开发区特色公开模式。积极指导在六草屋村探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工作。同时,不断优化项目服务,按照“服务前置、审批后置、技术先行”的理念,精简优化重点项目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精简申请材料,建立联合会商、联合验收、信息共享等服务工作机制,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截至12月底,已服务重点项目17个,服务企业500人次,办件240余件,组织联合会商12次。
3、畅通渠道,建立政务舆情互动回应机制。开发区努力构建“一网办、一窗办、一号办”“三个一”服务模式,将75项行政审批服务事项统一纳入网上办事大厅“一网办”,增强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实行网上预约、网上预审、现场核办全流程网上审批服务,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为群众提供政策咨询、预约预审、问题投诉等。2018年,已提供在线政策咨询、预约预审、问题投诉等服务150余人次,12345热线平台共受理80余件,网络平台共受理120余件,及时回复率达95%以上。
4、夯实基础,强化政务公开工作支撑。在开发区政务公开网站首页设立了领导介绍、内设机构、政务公开、公众服务等5大版块,全年共发布政府重点信息180余条,公众影响力不断扩大。在强化队伍方面,开发区已建成1个管委会便民服务中心和9个村、社区便民服务站,明确专职信息员10名,负责政务公开信息搜集、情况反馈、政策导向、协调服务等工作,即从决策、执行、服务、管理到结果这5个环节实现全公开,定期常态化开展培训工作,坚持日常巡查、每季通报,促进权力依法、公开、规范运行。
二、2019年开发区信息公开工作计划
1、加强体制机制建设,促进政务公开规范标准。制定、完善政务公开相关制度,将公开事项按“五公开”的要求划分类别,针对每个类别细化标准要素,实现公开事项内容标准化规范化,将政务公开内化为日常的工作流程,变被动公开为主动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丰富政务公开载体,创新一体化公开模式。实行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电子政务有机结合的一体化公开模式。设计制作“一次性告知卡”、便民服务手册等便携材料现场发放给前来咨询的群众,积极为办事群众答疑解惑;主动定时定点发布气象灾害、环境保护等方面与群众生活相关的资讯,实现信息的及时性;开展“村级代办试点、政务服务进村”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腿,真正助力“一次办好”,实现政民良性互动。
3、落实监管督查机制,提高政务公开实效。严格按照公开透明要求,做到阶段性和常规性工作定期公开,临时性工作随时公开,固定性工作长期公开,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及时公开,群众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精准公开。实行依法监督,重大决策邀请群众代表参加。成立督查组,对重大决策、重大领域定期督查,对常规性工作不定期抽查,以督查促公开。
下一步,开发区将着力探索政务公开深度和广度的延伸,继续深化政民互动,着力加强政务公开第一平台政府网站的建设和内容保障,广泛收集意见建议,不回避群众提出的敏感问题,积极回应项目建设规划、环境污染、民生保障等群众关注关心的热点问题,接受社会监督,赢得群众信任,切实把政务公开工作打造成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