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都区“双减”工作专门协调机制办公室致广大家长的一封信
  • 发布时间:2024-04-09 09:36
  • 信息来源:曾都区教育局
  • 审核人:张艳艳
  • 【字体:
打印

各位家长朋友:

为持续巩固我区“双减”工作成果,维护广大学生及家长的合法权益,切实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营造健康教育生态,曾都区“双减”办郑重提醒:请充分尊重孩子成长规律,理性决定是否安排孩子参加校外培训;若有参加校外培训的计划,请注意做到“两看清”“三不要”。

一、做到“两看清”

(一)看清培训机构证照是否齐全

国家规定合规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必须同时具备《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文化艺术类、体育类和科技类等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必须同时具备《核准书》和《营业执照》。请注意!持有《营业执照》但无《核准书》或《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的也是无证培训机构。

(二)看清证照内容和有效期限

培训机构必须在醒目位置(如前台墙壁上)公示办学许可证或核准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或营业执照等证件,家长朋友有权查看证件信息,尤其要注意证书上的地址和所报培训机构地址是否一致,办学内容与实际开设内容是否相符,办学行为是否仍处于有效期限

二、做到不要

(一)不要线下缴纳大额费用

我区正推进合规培训机构全部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管理,实现全流程监管(开通网上支付、课程上架、售课、消课、退费)。请广大家长在手机上下载“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在平台上查询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培训机构科学选择上架的培训课程,合理安排培训时间,选课缴费。不要一次性缴纳培训时间超过3个月或超过60课时的费用,且一次性缴费不得超过5000元,及时与培训机构签订《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资金将受到主管部门和银行实时监管,实行“一课一消”,您的经济权益更有保障。

(二)不要参加违规组织的校外培训

不要参加以教育咨询、校外托管、个人工作室等名义开展的违规学科培训,不要参加以“一对一”“一对多”“家政服务”“住家教师”“高端家政”“众筹私教”等名义组织的隐形变异学科类违规培训,不要参加以“素质拓展”“思维训练”等名义超范围组织的学科培训上述培训机构不仅培训质量难以保证,消防设施和安全管理更是隐患重重,可能危及学生及家长人身、财产安全。

(三)不要受各种广告诱导

当前,少数培训机构为招揽学生,打着带有明显诱惑甚至欺诈性质的广告诱导学生或家长前来参加校外培训,请广大学生及家长共同抵制违规培训和各种形式的诱导、广告,以免上当受骗。请注意凡在手机“校外培训家长端APP”上查询不到的机构均为“黑”名单机构,培训质量、学生管理、收费、安全等方面都得不到保障,存在“卷款跑路”、“退费难”等风险,请拒绝选择

家长朋友们,“双减”政策的落实需要得到您的配合和支持,请积极监督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让我们一起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监督举报电话:

学科类:0722-3590979     科技类:0722-3231928

文艺体育类:0722-3289177托管类:0722-12315

附:曾都区校外培训机构“白、灰、黑”名单机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