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都区打通“家校社”阵地,构建“思政”大课堂
  • 发布时间:2024-09-26 17:22
  • 信息来源:曾都区教育局
  • 审核人:徐玥莹
  • 【字体:
打印

一是用活社资源曾都区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搭建校外思政教育阵地。开拓社区教育园地,累计建成儿童之家、乐学驿站23家。曾都区涢水街道风光社区联合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白云湖学校共建共管,为辖区青少年儿童提供临时托管、图书阅读、成长关爱,每周末开展公益课堂、亲子读书会、手工制作、户外学习、少儿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先后开展校社共育、“植此青绿”植树节、红领巾议事会等主题活动40余场次,惠及少儿1000余人次。2023年涢水街道风光社区儿童之家荣获“湖北省示范儿童之家”称号。

二是用活红色资源。创新开设赓续红色血脉·守正政治启蒙”项目,充分利用本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九口堰革命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将曾都优秀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小学思政课教育,潜移默化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爱国情怀。各学校以红色教育为主线,开展“红色启蒙德育模式”,年均受教育学生达20000余人次。依托纪念馆“顾世国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室”,曾都区洛阳镇中心学校组建一支16人的“红领巾讲解员”队伍,利用节假日期间,到九口堰纪念馆为游客讲解新四军第五师故事、随州革命斗争故事,小小讲解员们成了家乡红色文化的传播者。

三是强化家校共育。全区各学校积极成立“家长学校”,实现全区中小学和幼儿园全覆盖。选聘具有一定专业水平的家长参与编写家庭教育读本,定期举办“家长讲堂”,截至目前区共开设家庭教育讲座158 场,家长沙龙、亲子实践活动等319场,依托家长学校,推动思政教育由学校走向家庭、走向社会,实现思政教育的“无缝衔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