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多来,实验初级中学教联体充分发挥核心校自身资源优势和各成员校传统优势,在教联体校际间统筹推进了十项工作。
行动一:文化碰撞
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教育哲学、办学理念和特色实践的积累和沉淀。多种形式举办教联体学校理念文化研讨,促进教联体学校文化碰撞、深度交流,探索文化建设新路径,突出特色、求同存异、构建丰富而有个性特色的学校文化。
行动二:管理共研
基于一校制管理和教联体共建主题,定期召开教联体学校管理干部联席会议,分部门交流党建、教学、德育、工会、后勤、安全方面的管理办法和经验,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并研制出教联体学校管理运行的一系列管理制度,逐步形成长效机制。
行动三:干部挂职
每学期互派1至2名管理干部到共建学校挂职,每月2天,担任派入学校的部门管理工作,同时承担相应的教育教学工作,通过体验式的交流,切实感受不同学校的管理文化和机制。
行动四:教师流动
每学年教联体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之间教师双向流动不少于10人,交流教师任期至少1年,通过教师双向流动,促进成员学校之间的深度融合。
行动五:定期送教
发挥教联体龙头校名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实中每学期组织一次送教活动,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方式辐射到每所共建学校,促进课堂教学的整体提升。
行动六:教师结对
共建学校根据实际需求,将近几年参加工作的新老师、重点培养对象报实中,实中根据培养对象的任教学科、能力特长、发展方向等个性特质安排相应的指导教师,一一对应,精准辅导。
行动七:联校讲堂
在5所学校中,以学科为主线,建立联校学科专题大讲堂,由相应学科骨干教师担任主讲。通过示范引领、定期专题培训交流,促进各学校的学科教学全方位提升。
行动八:质量同测
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学质量监测,教联体内各学校统一命题、统一时间、统一标准、统一阅卷、统一分析、通过质量监测帮助成员校找差距、想措施、补短板,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行动九:学生互访
引导教联体学校班级、学生结对交流,促进教联体学校学生之间的深入交流。以学生重大活动、重要仪式为平台,互派学生代表参与观摩或展示,开阔学生眼界,拓展学生思路,提升学生素养。
行动十:品牌共塑
依托实中体育教学特色(篮球)项目,带动、辐射成员学校;结合成员学校各自艺术和体育教育教学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打造优质艺术、体育品牌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