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付良玉委员:
您提出“关于深化改革助推随州专用汽车经营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专汽产业发展建设的关注和支持,现对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助力帮扶中小企业融资需求
一是精准帮扶有对策。创业担保贷款借款人因疫情影响遇到暂时困难的,可申请展期还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一年。利用贴息资金撬动金融资金,持续扩大贷款总额,将借款人自行承担利率降至2.35%-3.1%,其余部分有财政按比例承担贴息,截至目前,发放青创贷贴息16.06万元。
二是银企对接有办法。组织22家重点企业参加湖北金融稳保“早春行”暨助力随州打造全省特色增长极现场推进会,畅通政银企沟通对接渠道,推动解决重大项目建设面临的资金短缺等问题,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的最后一公里,迅速提升信贷规模,全区各项贷款余额661.43亿元,比年初增加35.93亿元,同比增长9.17%,贷存比居全市第一。
三是长效激励有机制。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建立健全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机制,积极发挥公款竞争性存放杠杆作用,引导银行贷款流向实体经济,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全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82.59亿元,比年初增加41.17亿元,金融机构深度服务动力得到激发,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决心得到增强。
四是融资担保有提升。采用“保本微利”经营模式,引导市级政府性担保机构发挥制度优势、管理优势、人才优势,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切实履行地方国有金融企业的责任担当,今年以来,随州市中小企业担保邮箱搜为全区72余家企业和个人实现担保贷款1.53亿元,全力助企业发展。
二、落实税收政策,缓解企业下行压力
一是扩大政策效应,营造良好氛围。利用曾都区智税云平台、微信群、电话短信、实地走访、企业座谈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线上线下”双重辅导,营造良好税宣氛围。根据政策发布后纳税人、缴费人在不同阶段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答复,确保专汽相关企业懂政策、能申报、会操作。依托“曾都智税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直播、点播功能,打造“互联网+税务”宣传模式,方便纳税人随时随地学习税收政策,税收政策的宣传面和覆盖面持续扩大。
二是开展政策培训,确保应知尽会。积极开展内、外两个层次的政策培训和辅导。对内,抓好税务干部业务培训,督促税务干部熟练掌握税收优惠政策,及时帮助纳税人充分享受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外,利用线上线下纳税人学堂,组织纳税人开展税收优惠政策讲解和辅导,先吃哪个解决专用汽车领域纳税人在享受政策过程中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纳税人的税收业务素质,确保广大纳税人知政策、懂政策、享政策。
三是强化政策落实,助力企业发展。进一步落实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1-4月份,曾都区税务局共落实减税降费5.97亿元,其中26390户纳税人享受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政策,免征税款3.17亿元;6310户纳税人享受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减免8055万元;9827户纳税人享受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减免1060万元;4776户纳税人享受失业保险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减免1042万元。通过一系列组合式税费优惠政策的落实举措,为企业发展壮大纾困解难,提振市场主体活力,助力专汽产业做优做强、健康发展。
三、创新发展,内核升级
一是抓企业培育,着力做大做强。建立企业培育梯队,引导企业紧密对接市场需求,打造龙头企业引领,中小微企业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抱团发展、关联发展的互促共进生态圈,着力推动企业进规升级、规模壮大。引导企业深耕行业细分领域市场,着力做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引导工作。2022年,曾都区新增专汽资质企业1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家。10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7家企业被评为单项冠军企业。4家企业获评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重汽华威成功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今年1-4月,曾都区新增专汽资质企业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家、8家企业被评为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
二是抓创新转型,增强科技实力。大力推进创新主体培育。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十百千万”行动,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龙头科技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链机制。2022年,119家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3家,神百专汽获批湖北省“瞪羚”企业。2023年,拟组织140家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支持应急车辆和安全保障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项目建设,支持企业建设产业创新联合体、企校联合创新中心,全区已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泰晶)、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6个、省级星创天地4个、市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4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市级成果转化中试基地2个。博利特种汽车今年初被认定为湖北省消防产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支持引导泰晶电子建设北斗产业创新联合体。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引进科技人才挂职,持续招引“科技副总”。加强技术需求对接,推动科技成果在曾都转化应用,2022年,选派省级科技副总2人,新增市级科技副总5人,转化科技成果17个,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0亿元。今年经省里初选拟选派2名专家到需求企业担任科技副总。一季度,转化科技成果4个,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79亿元。
三是抓品牌建设,促进企业成长。按照政府搭建平台、平台集聚资源、资源服务企业的工作思路,促进银企对接、供需对接、劳工对接等,调动各种资源要素向企业倾斜,为中小企业成长提供有力保障。定期组织专场招聘会,解决企业用工难题。有计划地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各类展销会、洽谈会、推介会等经贸活动,促进对外交流,提高企业及产品知名度。2022年,邀请新兴际华及应急产业联盟共同参与举办“第二届应急装备创新联盟(随州)发展大会”,展示产业成果,增进行业交流,扩大“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品牌影响力。今年3月,在随州举办的“社会力量参与国际人道救援及灾后重建学术讨论”活动,我区部分企业应急装备参与现场装备展,受全国救援组织的高度关注。今年4月,我区有4家企业参加“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展示曾都在健康应急方面的主要产品。
四、政策助力企业发展,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一是充分发挥政府资金引导作用,健全企业免申即享的政策奖励兑现机制。兑现2021年度区级政策奖励资金551.38万元,2022年度区级政策奖励资金837.35万元待审核后即将兑现。积极争取2022年省级制造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635万元,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潜能。深入开展危困企业盘活重振工作,充分利用现有政策,积极招引战略投融资,引导危困企业进行二次招商、破产重组、资金融通、转型升级、租赁利用,推动危困企业涅槃重生。
二是积极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探索建立快审快兑直达到企的奖补机制,落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13.89亿元,兑现科技企业孵化器及高新技术企业奖励资金551万元、出口企业奖励资金1828万元、税收过千万企业奖励资金160万元。在超市、饭店等19个行业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印发行业综合许可证180余张。2022年至今帮助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达2.2亿元,其中重汽华威单笔融资7000万元,是随州市近年来最大的一笔。2022年全区新增市场主体2.22万户,同比增长62.2%,其中新增企业类市场主体3642户,同比增长12.4%
三是推进“清减降”,扎实开展“解难题、稳增长、促发展”活动,建立“亲清曾都·接诉即办”、曾都区“首席服务员”工作机制,靠前为企业发展做好教育、医疗、社保、人才、住房等服务,接到投诉问题限期交办解决。深入推进何店高质量示范区区域性统一评价,试点推行“四项机制”,为企业落地投资做足前置保障。
五、紧盯特色产业,鼓励聚集发展
紧盯专汽及零部件、应急装备两个特色产业,鼓励同行业企业聚集发展。积极引导本地专汽企业差异化发展,提升配套协作能力,加强行业自律,支持专汽及零部件产业以“专、精、特、新、轻”为主攻方向,擦亮“中国专汽之都”金字招牌,加强新产品研发,加快产品结构调整,逐步实现高品质、高附加值、大批量、规范化生产。全区现有专汽资质企业48家,全国市场占有率达10%以上。2022年,专汽及零部件产业工业产值284.7亿元,同比增长3.5%。1-4月,专汽及零部件产业实现产值101.6亿元,同比增长8.7%。以“全国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主线,以应急救援装备为主攻方向,坚持高起点谋划、多产业共建,大力支持应急装备、应急材料、应急食品企业围绕核心业务,加大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抢占行业制高点。目前,全区安全应急产业关联企业80余家,涵盖应急抢险救援、应急便携装备、应急后勤保障、应急医疗救护等四大类、数百个品种。2022年全区应急产业产值突破230亿元,同比增长15.6%。
六、缩减办理流程,政务办理更加高效
六项改革事项入选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名单。在全市率先开展“区长走流程·解决问题面对面”活动,由区政府领导体验全链条办理流程,及时发现并督促整改在行政审批、公共服务过程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身份证、营业执照等333类证照通过“鄂汇办”APP在曾都区“亮证即用”,各类电子证照累计调用19万次。在湖北政务服务网上线发布“我要开药店”等“一事联办”事项108个,线下设置“一事联办”专窗并实现联办主题260余项,为企业和群众受理“一事联办”事项6000余件,减少申请材料20000余份,平均一个事项办理时间减少3天,落实“曾速办”。为特殊业务、批量业务的企业和群众提供“非工作日预约服务”“上门集中办理服务”和加班延时服务。
衷心感谢您对我区专汽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随州市曾都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2023年6月19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