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翠秀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疫情常态化下民营经济应对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非常感谢您对全区民营企业发展的高度关心和真诚建议。您关于随州民营经济发展现状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障碍的分析精准透彻、全面客观、紧贴实际,关于加强随州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都很强,我们完全赞同。现对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拓宽融资渠道,健全融资体制,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重点支持科技型、高成长型企业发展。”的建议
由于我区无中国人民银行,因此不具备金融业监管职能。我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积极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资金问题。一是落实惠企政策。1至4月,为564户纳税人办理留抵退税5642.36万元,兑现区级奖励 551.38 万元,为民营企业发展纾困解难助力民营经济有序、健康发展。二是开展走访调研。开展民营企业大走访活动,加强与企业沟通对接,动态掌握民营企业运行情况,收集整理企业意见建议,拟定可行方案,切实解决企业面临的难点、堵点、痛点,为民营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三是加强政银企对接。紧跟全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规划,开展金融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春风行动,不断加大金融服务力度。积极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合理降费,将小微企业、三农主体综合融资担保费率逐步降至1%以下,落实担保费补贴机制。2021年兑现随州市银桥中小企业担保有限公司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奖补144 万元,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问题。
二、关于“充分利用‘政策窗口期’,以政策扶持弥补区位劣势”的建议
我区全力推进惠企政策落实落地,帮助民营企业走出困境,散发活力。一是加强惠企政策宣传。全面梳理国家、省、市、区出台的支持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制作政策文件汇编,通过宣讲会、现场讲解、微信工作群多种方式向企业进行宣传,确保政策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帮助民营企业走出困境,散发活力。二是量身定制税费支持政策。开展“税费优惠政策精准邮递到家”活动,分类(户)为纳税人量身定制《2022年您可能享受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推进税费优惠政策落地生根,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自2021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月销售额15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更大力度地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帮助民营企业轻装上阵、更好发展。三是全面推进“免申即享”改革。发布第一批“免申即享” 奖励政策清单,应退税费返还、惠企利民资金补助等11项政策享受“免申即享” 快捷服务,今后将不断扩大“免申即享”改革范围,凡能够做到“免申即享”的政务服务和公共服务事项,都将实行清单式管理。
三、关于“着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软环境,为其创新发展保驾护航”的建议
我区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创新发展保驾护航。一是“清单之外无审批”。发布了《曾都区区级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实施清单》、《曾都区镇村两级依申请及公共服务事项指导目录》,区直各部门共认领发布了依申请和公共服务类事项1477项,镇村两级共认领发布了依申请和公共服务类事项9224项,清单之外无审批事项。全面推行“减审批材料”,实现证照材料“免提交”,减材料比率100%,登记电子证照81053条,分发使用电子印章。二是政务服务更便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100%,所有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区直部门减时限比例达到90.8%,“0跑腿”比例达到94.8%,即办件比例达到92.34%。上线“一事联办”主题事项98项,设置了“一事联办”综合受理窗口,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办理。发布66项“跨省通办”事项,126项县级区域通办事项,企业和群众办事便捷度显著提升。三是知识产权强保护。严厉打击商标侵权行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打击商标恶意抢注行为专项行动,2021年办理商标案件25起,罚没金额100余万元。积极推进专利侵权纠纷诉前调解、仲裁、维权援助等相关工作,成立程力、江南、泰晶等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办结随州市八方饮品科技有限公司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行裁决书,2021年调解专利纠纷案件5起,电商案件65起,其中一起案例入选湖北省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
四、关于“深化创新驱动,支持中小型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建议
我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支持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一是强化市场主体培育。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建立行业龙头企业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库。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专注主业主品,加大研发投入,灵活务实地开展产学研合作,力争培育3-5家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定向培育、持续跟踪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中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培育企业倾斜。2021年,全区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1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省级“隐形冠军”企业4家。二是狠抓科技创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滚动培育计划,主动融入全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千万”行动计划,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认定工作,深挖科技创新增长点,促进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2021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家。三是加快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引导企业向智能化升级、集群化发展、服务化延伸、绿色化转型、安全化管控方向进行技改升级,实现产品换代、机器换人、设备换新、生产换线。2021年实施工业技改项目40个,完成投资30.7亿元,同比增长213%。四是实施强链延链补链工程。充分利用新楚风、程力集团、东风随专整车资质资源,加大整车招商和重组力度,盘活整车资源。围绕专汽产业配件需求,引进零部件生产企业,打造零部件产业园,降低零部件供应成本,力争本地汽车零部件配套率达到70%。
五、关于“完善人才服务体系,支持民营企业引才留才”的建议
我区升级“聚才曾都”计划,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一是提升人才服务能力。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数据库,建立区重点企业人才供求信息月调度工作机制和信息发布制度,对人才的需求、现状、分布和流动进行动态管理。做好“才聚荆楚”高校毕业生招聘工作,根据企业需求统筹推进各类专项招聘行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等活动,为企业招聘优秀高校毕业生提供通道和平台。二是增强区校合作交流。鼓励高校选派师生到曾都开展课题研究、社会实践、研学度假和实习实训等活动。2021年,组织武汉理工大学 200 余名师生来我区企业观摩实习。组织25 家企业负责人赴长沙参加专汽产业企业家研修班。组织开展“院士专家企业行”活动,搭建桥梁连通院士专家与企业,促进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邀请武汉理工教授深入程力专汽、重汽华威等企业开展调研,把脉问诊。三是提高人社服务水平。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落实人社服务“打包办”、“快速办”要求,推进“一窗通办”,加大网上办、上门办力度,打造企业、群众满意的人才服务平台。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曾都区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