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1号建议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3-06-29 16:15
  • 信息来源:曾都区城市执法管理局
  • 审核人:张艳艳
  • 【字体:
打印

张锋杰代表、李铖铖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城乡结合部农村垃圾治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农村垃圾治理投入不足,垃圾处理设施不齐全且破旧,影响垃圾治理工作正常开展的问题

一是农村垃圾治理资金保障情况。2014年以来,曾都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资金累计投入超过9788万元,建立了争取省市级“以奖代补”、区级财政预算、镇级自筹和市场化运作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建设资金保障体系。2019年,向省级申请了4100万元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债券资金,用于建设垃圾中转站和配备环卫设施设备。2020年,考虑到村级保洁员工资和车辆加油、保险等后续运营经费问题,在原有的228万元财政预算基础上又追加342万元,区级财政按照每村每年5万元,共计570万元的标准全力保障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长效稳定运转。今年5月,为加快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区城管执法局已向区政府请示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区级财政预算,主要用于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分类等工作。

二是农村垃圾处理设施投入情况。2019年,向省级申请了4100万元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债券资金,根据省、市政府对垃圾无害化处理的相关要求,结合各地农村实际在家户数、专班多次调研结果、环卫一体化项目方案统筹考虑,按照“每镇建设1座标准化垃圾中转站,每户配置2个分类垃圾桶,每村配置40个勾臂式移动垃圾箱,每村配置2台机动三轮车,每4个村配置1辆垃圾转运车”的标准,进行了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目前,4座标准化镇级垃圾压缩中转站已建成并运行,4488个勾臂式垃圾箱、142241个分类垃圾桶、33辆垃圾转运车辆、238台三轮机动收集车已投入使用。2023年,投入2000万元实施乡镇垃圾分类收集转运一体化项目建设。升级、新建9座垃圾中转站,为4个镇建设餐厨垃圾处理车间、可回收物和有毒有害垃圾暂存车间,购置81辆收运车辆、5200余个垃圾分类容器,该项目计划7月份完工,届时将实现镇区餐厨垃圾处理全覆盖。

二、关于随城山大道等市政道路垃圾倾倒问题突出,难以有效进行监督治理的问题

根据职权划分,随城山大道等市政道路环卫保洁属于市城管执法委及辖区属地管理范畴。为有效解决随城山大道等市政道路垃圾倾倒问题突出,难以有效进行监督治理的问题,我局将加强协调市级部门及属地做好随城山大道建筑垃圾治理工作。

三、关于将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管理纳入城市管理总体范畴的建议

为优化城乡结合部整体环境,我局以第二轮环卫市场化外包为契机,将涢水、前进、齿轮、缫丝等社区纳入外包,现保洁范围已覆盖南郊街道瓜园社区、柳树淌社区、马家榨社区、白云社区、齿轮社区、朱家湾社区、擂鼓墩社区;北郊街道孔家坡社区、八里岔社区、碾子巷社区、曾都经济开发区管委会星光社区、首义社区、两水沟社区;涢水街道涢水社区、前进社区等15个社区。保洁工作包括道路机械、人工清扫保洁、冲洗、洒水、抑尘,垃圾清运,垃圾容器定期清洗清掏,垃圾中转站、公厕环境卫生管理及设施维护。通过环卫市场化外包,城乡结合部环境卫生得到有力保障,城乡居民生活品质大幅提升。

                               2023年6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