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序号34,整改销号情况公示如下:
一、反馈意见
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二、整改目标
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鄂政发〔2018〕44号)要求,突出重点,补齐短板,持续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三、整改措施
1.深入实施《随州市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要点(2019-2020年)》、《曾都区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工作部署,持续推进“两禁”(禁鞭、禁烧)、“三控”(严控施工扬尘、严控道路扬尘、严控燃煤锅炉)、“四治”(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机动车〈柴油货车〉排气污染治理、烧烤油烟污染治理、油气回收治理)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加大工业污染、面源污染、移动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行动,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持续改善全区环境空气质量。
2.落实政策激励,对实施重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的企业,由受益财政按照节能减排设备投资额的3%兑现奖补。严格控制新增落后产能,有序推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坚定不移地推进去产能工作。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先进适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推广应用,认真落实《随州市鼓励自主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炎帝人才支持计划加快创建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示范城市的意见》等鼓励科技创新的系列政策,激励企业引进应用大气污染防治先进科技成果,按企业引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交易额的20%给予补贴。对大气污染防治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省级研发平台建设、专利申报给予相应奖励,促进提升随州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水平。
四、整改完成情况
1.积极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一是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减排,完成辖区125家燃煤燃薪锅炉煤改气煤改电工作,淘汰改造燃煤锅炉214台,督促31座加油站全部安装油气回收装置。二是强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督促41家规模化企业完成VOCs治理设施深度治理并投入运行,完成辖区31家重点企业视频监控安装,实现实时监控。三是加强散乱污企业整治,成立“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完成全区50家散乱污企业排查和治理工作。四是狠抓秸秆禁烧工作,成立秸秆禁烧专班,实行区、镇、乡、村四级联动,每年出动监察执法人员百余人次,结合无人机勘察,通过人防+技防,有力控制辖区秸秆焚烧乱象,辖区内未出现因秸秆焚烧工作不力而被通报批评现象。五是每月开展矿山排查巡查,加强矿山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广露天开采湿式抑尘技术和矿石加工封闭作业方式。六是严控道路扬尘污染,加强道路洒水,城区道路每天进行四次洒水,抑制道路扬尘;加强人行道冲洗,通过人工和机械结合的方式,对城区人行道开展循环式冲洗,每天冲洗面积不少于5000平方米;污染天气开展空气抑尘,根据空气污染指数,实时出动两辆雾炮车对空气进行抑尘作业。
2.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按照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有序推进,促使一批能耗、环保、安全、质量、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类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落实《随州市鼓励自主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炎帝人才支持计划加快创建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示范城市的意见》等鼓励科技创新的系列政策,2020年,安康玻璃、新兴全力分别投资2200万、3200万进行装备技术改造升级,四通专汽、东正专汽、旺龙专汽等共8家专汽企业正申报高新技术企业。
3.以农作物秸秆收储为抓手、以资金补助和政策扶持为手段、以肥料化利用为重点,鼓励发展饲料化、原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利用新技术、新工艺,以改善生态环境,建立秸秆综合利用长效机制为目标,着力构建我区农村农作物秸秆“五化”综合利用格局,2019年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90.49%,2020年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将达到91%;推动老旧农业机械报废,实行报废补贴与更新补贴分开,研究制定报废更新补贴实施方案,截至目前,有25户农户因损毁严重报废老旧农业机械25台,均为谷物收割机,申请补贴34.2万元。
4.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区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达到33微克/立方米,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浓度达到5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0.7%。
根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目标要求,该项目完成整改目标,符合整改要求。
本公示自本日起生效,七天内若发现不属实内容请举报,举报电话:0722—3321457。
2020年12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