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三代“两迁”害虫发生?
  • 发布时间:2025-08-12 09:45
  • 信息来源:曾都区农业农村局
  • 审核人:徐玥莹
  • 【字体:
打印

  

  

一、影响因素据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预测,7月下旬至8月平均气温偏高1-1.5℃ ,降水偏少1-3成,干旱少雨天气对“两迁”害虫繁殖为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其迁飞特性具备不确定因素,台风和强对流天气有利“两迁”害虫迁入,不排除局部田块虫量激增;水稻生育期复杂,香稻和优质稻种植面积大,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中稻大多处于孕穗至灌浆期,田间荫蔽度高,食源条件好,有利“两迁”害虫取食为害

二、防治意见

1.防治指标:稻飞虱百蔸虫量达1000头;稻纵卷叶螟在分蘖期百丛新鲜卷苞150个,孕穗期百丛卷苞60个以上时即可用药防治。

2.防治适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

3.防治措施:严格按照防治指标开展化学防治。①加强田管,做到浅水分蘖,适时晒田,干干湿湿管水;②加强田间调查,重点关注水肥足、长势好、叶片嫩绿、纹枯病重的稻田,及时掌握虫情,虫量较低时,可用生物农药控制害虫种群基数。防治稻飞虱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和三氟苯嘧啶、烯啶虫胺、醚菊酯、氟啶虫胺腈、吡蚜酮、呋虫胺(世佳)等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苏云金杆菌、短稳杆菌、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乙基多杀菌素、多杀霉素等生物农药及四氯虫酰胺、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甲维·氯虫苯(虫拜)等化学药剂。可结合防治二代二化螟、纹枯病时一起兼治“两迁”害虫,防治时可添加芸苔素内酯、噻苯隆、磷酸二氢钾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提高水稻抗逆性,实现一喷多促。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