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都区小城镇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 发布时间:2021-12-27 17:06
  • 信息来源:曾都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审核人:张艳艳
  • 【字体:
打印

根据《关于报送曾都区“十四五”专项规划草案的通知》要求,我局拟定《曾都区小城镇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十四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冲刺第二个一百年(2049年)发展宏伟目标的起步阶段,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功能地位的关键时期,是统筹城乡发展、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深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活力、创新竞争优势的攻坚时期。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四五规划,对于我科学发展、亮出品牌、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

二、《规划》编制的原则

坚持城乡统筹,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坚持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各种资源;坚持深化改革,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的体制机制;坚持因地制宜,科学确定发展的产业定位、城镇发展规模速度;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坚持突出特色,保护弘扬地方文化,保护古建筑及古村落。

三、《规划》的主要目标

“十四五”末,全区城乡建设管理水平全面提升,城镇面貌明显改善;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更加配套完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城乡体制障碍逐步消除,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形成区、镇、村一体发展的新格局,基本构建起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城镇体系,把曾都建设成和谐优美、宜居宜业的品质随州示范区。

四、《规划》的主要任务

(一)全域铺开小城镇建设编制曾都区“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行动实施方案、建立曾都区“擦亮小城镇”项目库为规划引领,大力开展以补齐规划、公共环境、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城镇风貌、产业发展、治理水平“七大短板”为目标的建设美丽城镇行动。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积极开展“擦亮小城镇”建设美丽城镇三年行动宣传,充分调动基层干部和居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快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建设美好家园的良好氛围。是全面推进实施。全面启动“擦亮小城镇”行动,所有乡镇通过普遍开展公共环境综合整治,加快补齐“七大短板”,打造美丽城镇。未来五年,加大对各镇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力争三年投入2亿元,计划完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使小城镇建设发展与乡村振兴同步。

(二)打造地方特色民居。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纲领,在结合传统村落保护的基础上,根据各地民居建筑特征,组织编制8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房民居图集,因地制宜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图集的推广和使用,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房示范村。各镇利用特色优势,以点带面,在推广1-2个试点基础上,全面推进特色民居建设,力争3-5年形成“一镇一品”“一村一色”的特色建设成果。

(三)保护利用传统村落。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传统村落规划保护工作,推进保护性开发,着力打造洛阳镇小岭冲、万店镇李家河等一批示范点。对具有重大文化价值的古民居进行重点保护,按照《随州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相关规定,加大特色民居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行为。

(四)推进城北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结合主城区海绵城市建设,根据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规划,将城北海绵城市建设纳入主城区范围统筹上报。包装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15亿元,重点对城北明珠新城5平方公里范围内的综合管廊进行改造规范,提升海绵城市建设品质。完成污水管网和防洪排涝规划,结合防洪排涝和雨污管网建设,逐步完善城北雨污管网建设,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每年改造管网5km。

(五)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横向拓宽产业领域,突破以房屋建筑业为主的局限,向市政、交通、水利、电力等专业工程拓展,尽快形成覆盖全面的大建筑业格局;纵向拉长产业链,向新型建材、服务业、制造业延伸,加速产业融合,不断提高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力培植行业龙头企业以优势企业为依托,以资本和专业协作为纽带,推进企业规模膨胀与联合重组,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企业品牌2025年培育一批总承包企业、建筑劳务企业。在巩固本地市场的同时,将扩大外出施工作为做大做强建筑业的重点来抓,不断增加我区建筑企业在区外的市场份额。坚持质量兴业。转变建筑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低碳建筑。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改革政府工程质量监督体制,完善企业工程质量自我约束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重点抓好各类基础设施、公共工程和住宅工程质量,鼓励企业多创精品优质工程。十四五期间,力争创省优质工程10个。

(六)提升行业服务保障能力。未来五年,以更大力度推进建筑业改革创新,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对工业投资项目实施“先建后验”全面实施“多图联审”“联合验收”等程序,在注重行业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公共服务,在注重住房和城乡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保障民生,着力提升行业服务和保障能力。进一步做好行政复议工作,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建立健全规范性文件制定、备案、清理制度,推进行政决策程序化建设,加大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力度。清理精简审批事项,提高审批服务质量。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以思想道德建设、职业道德建设、机关效能建设、政风行风建设为载体,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为全区住建管理事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七)加快老旧小区和小区外九大片区基础设施改造。“十四五”期间,加大老旧小区改造提升统筹规划集中投入力度,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全市182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在此基础上,配合市住建局完成城区“九大片区”老旧小区配套微循环道路及附属设施改造,预计投资17亿元。做到应改尽改,通过改造老旧小区供电、供暖、供水管道、雨污管道、道路,增加小区绿化景观、公共设施、文体设施、监控设施、电梯等,提升居住生活的舒适度和安全度,让市民群众真正受益,幸福感、获得感得到提升

(八)健全住房保障机制。一是做到广覆盖、保基本。加大住房保障政策受益面,将新就业无房职工在城镇稳定就业的转移人口纳入保障范围,合理确定住房保障申请条件,满足住房保障人群的基本住房条件。二是做到分类别,多形式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人群,可以承租政府提供的公共租赁住房,也可以在市场上自行承租。三是做到重公平、促稳定。建立收入、住房、财产等信息查询比对系统,及时公示配租房源信息,制定严格的保障性住房退出机制,全面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十四五”期间计划新增发放住房租赁补贴2680户。

(九)做好市区两级项目征收。“十四五”期间规范主城区范围内国有土地房屋征收工作,重点做好草店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南关口)、㵐水河东岸片区综合整治(桃园路至随县交界处)、随州老火车站片区改造项目(老火车站)、星光二路(玉柴大道至随州大道)、七里塘路(季梁大道至鹿鹤大道)、两水东路(北外环至烟化路)、两水三路、周家寨一路(星光五路至七里塘路)、裕民大道(明珠路至烟化路)等项目征收工作。通过制定相应工作制度,组建房地产评估委员会,加强对中介评估机构的管理,加强对征收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管理,充分利用法律手段,做到依法依规征收。

(十)加强建设领域节能减排。“十四五”期间的总体目标是新建工程新型墙材应用率达到100%。规划区内全面执行新建居住建筑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对多层居住建筑普及太阳能热水系统,新建绿色建筑占比达到30%,鼓励10万㎡以上的房产开发项目创建绿色建筑,不断提高绿色建筑比例。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全区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稳步提升鼓励国有资金投资的民用建筑、市政工程、公共设施及保障房等项目中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

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坚持规划引领建立规划实施保障机制成立领导小组,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建立规划实施科学评价机制,加强规划实施的宣传和民主监督,形成全社会关心规划、参与实施和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建立规划实施和评估机制,对规划进行动态跟踪中期评估。继续完善“一带三区五轴”发展战略,加强城镇化区域协调和规划指导。改进城乡规划编制组织方式,加强城乡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衔接,确保规划的协调性和一致性。推进新型城镇化与新型工业化协同发展,编制镇域体系规划,突出村镇规划编制重点,合理布局小城镇和村庄,优化配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按城市标准编制全国重点中心镇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做好“宜居村庄”示范项目、中心村和农村新社区的外观造型和施工设计。

(二)坚持建管并重。一是在城镇建设上,要精心设计,多出精品,建设一批标志性的建筑,创造一批环境优美的小区,同时继续深入开展“编钟杯”创建、“洁美家园”等活动。二是加强建筑业管理。鼓励发展劳务企业、外向型企业,推进建筑市场建设加强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培育、发展、规范劳动力、建筑机械、建材等要素市场,逐步建立完善配套的建筑市场体系。建设建筑市场信用体系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信用评价机制和奖惩机制。逐步推行工程担保制度。建立建筑节能激励机制设立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专项资金,逐步完善经济激励措施。

(三)坚持依法行政把强化城乡建设法律地位规范市场行为作为重点,加大城乡建设管理法律法规宣传力度。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执法监督体系,营造统一高效的政务环境。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案件办理工作,对群众提出的复议申请和投诉事项,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结果,维护建设行政机关的公信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推行工程建设领域综合执法。采用多种宣传和教育形式,增强建设行业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逐步建立具有行业特色的法制宣传教育机制。

(四)坚持资金支持。一是拓宽筹融资渠道。突破城乡建设资金瓶颈制约,加大中央投资与补助项目地方资金配套力度培育多元化城建投资主体,逐步实现融资方式的根本转变做好重点项目融资方案编制和资金平衡工作,保障重点项目顺利实施。二是加快建立和完善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体系。提高城乡建设市场开放度,放宽投资领域,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乡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建设积极引进社保基金和保险资金,参与和支持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鼓励采用项目融资、BOT、PPP等方式,重点在建筑节能、住宅产业化、污水垃圾处理等方面,引进国内外科技和资本。三是抢抓战略机遇。抓住国家实施的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发展的战略机遇,围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结合实际,高起点、高水平谋划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

(五)规范内部管理一是加大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力度。围绕节能、节水、治污和工程质量安全,大力推广应用先进成熟适用的技术和产品。在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等领域引进和培养优秀拔尖人才。抓好建设系统领导干部专题培训,组织好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业务培训。二是加强党风廉政和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围绕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中心工作,抓好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强化源头预防与专项治理。以机关行政文化建设为重点,推进建设系统文化建设,把精神文明建设渗透到推进建设事业发展之中,提升建设事业发展的“软实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