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本级2019年预算公开目录
(一)、2018年预算执行及2019年预算情况
一、2018年曾都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
二、2018年曾都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表 |
三、2018年曾都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 |
四、2018年曾都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表 |
五、2018年曾都区本级基本支出执行情况表 |
六、2018年曾都区债务情况表 |
七、2018年曾都区政府性基金收入执行情况表 |
八、2018年曾都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执行情况表 |
九、2018年曾都区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情况表 |
十、2018年曾都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执行情况表 |
十一、2018年曾都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执行情况表 |
十二、2018年曾都区国有资本经营支出执行情况表 |
十三、2018年曾都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执行情况表 |
十四、2018年曾都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执行情况表 |
十五、2018年曾都区财政收入执行情况表 |
十六、2018年曾都区财政支出执行情况表 |
十七、2019年曾都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表 |
十八、2019年曾都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表 |
十九、2019年曾都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表 |
二十、2019年曾都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明细表 |
二十一、2019年曾都区本级基本支出预算表 |
二十二、2019年曾都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表 |
二十三、2019年曾都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表 |
二十四、2019年曾都区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
二十五、2019年曾都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表 |
二十六、2019年曾都区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表 |
二十七、2019年曾都区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表 |
二十八、2019年曾都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表 |
二十九、2019年曾都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表 |
三十、2019年曾都区财政收入预算表 |
三十一、2019年曾都区财政支出预算表 |
三十二、2019年曾都区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预算表 |
三十三、2019年曾都区本级精准扶贫专项资金安排明细表 三十四、一般公共预算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表 三十五、政府性基金转移支付表 |
(二)、相关情况说明
三十六、区本级2019年转移支付情况说明
三十七、区本级2018年曾都区举借政府债务情况说明
三十八、区本级2019年三公经费说明
三十九、区本级2019年三公经费预算汇总表
四十、名词解释
曾都区2018年财政预算
执行情况及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8年12月26日在曾都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曾都区财政局局长 任席义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我向大会提出2018年元-11月全区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代表和列席人员提出宝贵意见。
一、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8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全区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区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确定的预算计划,加强财源建设、努力增收节支、深化财税改革,立足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改革、强管理、防风险,较好地完成了区人大批准的预算计划。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情况。元至11月底,全区完成财政总收入131819万元,比上年同期可比口径111421万元增收20398万元,可比增长18.31%(比上年同期自然口径129103万元增收2716万元,自然增长2.1%);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725万元,占年初预算的96.7%,比上年同期可比口径72909万元增收12816万元,可比增长17.58%(比上年同期自然口径90591万元减收4866万元,自然下降5.37%,主要是调整非税收入),其中:国税部门完成收入32177万元,占年度预算的93.25%;地税部门完成收入45812万元,占年度预算的98.35%;财政部门完成收入7736万元,占年度预算的102.31%。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截至11月30日,共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2646万元,占预算319249万元的91.67%,其中:
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4382万元,公共安全支出2606万元,教育支出42723万元,科学技术支出3267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68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4820万元,医疗卫生支出35249万元,环境保护支出16745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18735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28605万元,交通运输支出8797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物支出6565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530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613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5268万元,粮油物资支出1293万元,债务付息支出5222万元,其他支出40万元。
区级不可预见费年初预算8635万元,截止11月30日,已实际拨付5275万元,主要用于解决人员增人增资、涉农贷款风险补偿金、取消收费影响单位运转的经费保障、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大活动和重大项目支出、北郊陆家河大桥新建、纺织实验工厂下岗职工安置费、武警及垂直部门工作保障以及其他不可预见的开支,根据具体使用方向列入相关支出科目,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286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22万元、农林水支出2920万元、教育支出60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36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5万元、医疗卫生支出40万元、城乡社区支出60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92万元、交通运输支出336万元、节能环保支出18万元。
3、收支平衡情况。截止11月30日,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资金来源332716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725万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192946万元,调入资金1408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39955万元,上年结余10万元;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2646万元,预计年底结算上解支出3.1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元至11月30日,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总收入26263万元,其中: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为12395万元,上级补助收入2280万元,专项债券收入6500万元,往年结转收入4498万元,上年上级专款调入590万元。区本级政府性基金实际支出为17244万元。其中:社会保障就业支出2109万元;城乡社区支出14844万元;其它支出291万元。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元至11月底,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完成141452万元,占年度预算157954万元的89.6%。其中:五项基金征收收入70218万元(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7664万元、事业养老保险452万元,失业保险基金492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3071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688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9154万元、工伤保险基金435万元、生育保险基金304万元、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3773万元、新机关事业养老保险13933万元、残疾人保障金252万元),上级财政补助收入54075万元,本级财政配套资金17159万元。
元至11月底,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总支出159648万元,占年度预算145479万元的109.7%。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75417万元,事业保险基金支出1990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5024万元,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6186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237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470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537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1738万元,残疾人就业保险基金139万元。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截止11月底,国有资本经营收入2617.15万元,支出2617.15万元,主要用于周家寨二期棚户改造项目建设资金。
(五)地方政府性债务情况
截至2018年11月底,曾都区上报省财政厅政府性债务为158325.51万元,其中:政府债务155601.81万元(一般债务123424万元,专项债务32177.81万元);或有债务2723.7万元(政府负有担保责任的债务144.69万元,政府可能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债务2579.01万元)。2018年,省对我区下达政府性债务限额为173542万元。
二、2018年财政预算执行的主要特点
(一)强化收入征管,提高质量稳增长
依法加强财税收入征管,积极组织收入,确保按时序进度完成收入任务;开展非税收入清理,加大稽查力度,做到应收尽收,做实非税收入,提高收入质量,元至11月份,共完成税收77989万元,非税收入7736万元,税占比为90.98%。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土地收入征管,严格执行土地计提政策,确保土地出让收入及时足额入库,元至11月底,共完成土地收入入库11828万元,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296万元。
(二)优化支出结构,突出重点促发展
1、大力支持经济发展。一是2018年本级财力共安排6920万元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落实招商政策及外贸出口奖励。二是从土地出让收入中列支1.02亿元,支持14家企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大对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的支持力度,对银桥担保公司拨付融资平台调度资金2000万元,元至11月,该公司为126家中小企业办理担保业务195笔,在保余额过3.4亿元,有效的缓解了我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四是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着重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督促执收单位规范收费,从源头上加强控管,为企业发展减负添力。
2、全力支持扶贫治污。一是全力支持脱贫攻坚。建立扶贫保障机制,加大精准扶贫投入,拟订了统筹使用财政资金方案和统筹使用财政资金支持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认真落实“两个比率”政策要求,元至11月份,实际统筹19087.64万元,全部用于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扶贫产业、发展民生事业,保障贫困户教育、住房、医疗救助等方面。同时,加强扶贫资金全过程监管,开展专项检查,确保扶贫资金专款专用。二是加大污染防治投入。大力争取政策支持,积极筹措债券资金1.7亿元,补齐污染防治短板。其中,3000万元用于养殖场污染拆迁,2083万元用于“厕所革命”建设,8000万元用于乡镇生活污水治理,4100万元用于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3、着力加强社会保障。积极调度资金,全面落实社保提标政策,保证各项民生政策落实到位。2018年全口径筹集各项社会保障资金191363万元,比年度计划186730万元增长2.48%;全口径社会保障支出189500万元,比年度计划171211万元增长10.68%,比上年同期159265万元增长30235万元。全力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用于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养老保险弥补缺口11897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地方配套1244万元,确保参保人员待遇发放。安排医疗保险地方配套4135万元,确保医疗保险政策落实到位。
4、倾力发展文教事业。为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深入推进了送戏下乡(进校园)、广播电视全覆盖、农村智能广播等惠民工程。加大全民健身投入,支持建成农村综合文化广场27个,投入118万元为70个行政村(社区)配发健身器材。加大文物保护投入,支持文化场馆面向社会免费开放。进一步完善教育基础设施,设立曾都区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库”,2018年归集资金3225万元,支持义务教育“全面改薄”校舍建设,惠及13所学校19个项目;落实区政府承诺十件实事项目,投入1300万元完成实小、实中危旧校舍改造实事项目。进一步提高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足额保障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共计30051万元。
5、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资金8284万元,推进一般公路建设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改善城乡交通环境;加大基本农田建设力度,完成府河镇沙门铺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建好农村公益项目。2018年争取省级奖补资金600万元,完成万店小河沟村、府河冯家畈村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改善了农村村容村貌落后的状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全面落实惠农政策。2018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专项资金9334万元,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保障。及时兑付农村客运发展及渔业成品油补助,大力支持农村危房改造,及时发放农业支持保护补贴2600万元。筹资1.18亿元,全力支持乡投公司发展壮大。积极支持农业信用担保融资平台建设,完成2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担保贷款推荐工作,累计推荐贷款2620万元,实际放款12家,共计1120万元,有效解决了涉农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改革优管理
1、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一是推进预算体制改革,压缩水分,提高质量,做实财政收入。将非税收入纳入部门预算统筹安排,充分调动各预算单位积极性;二是严格按照《预算法》和相关政策规定,科学编制预算,强化预算执行刚性约束,加强全口径预算编制,完善政府预算体系;三是进一步加大预算公开力度,2018年区级财政预算和部门预算全部上网公开;四是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模式。2018年纳入预算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174项,预算资金14161万元。
2、统筹整合资金项目。元至11月份,统筹整合财政资金3.75亿元,有力保障了精准扶贫和区级重点项目的有效实施。强化统筹资金监管,建立以绩效为导向的项目支出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规范了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加强政府债务管理。全面清理存量债务,实现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全口径管理和动态监控,贯彻落实省、市、区防范和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的决策部署,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控制增量、摸清隐量、化解存量”,通过“置换一批、偿还一批、转化一批、清理一批”分类妥善处置存量债务,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4、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健全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对预算执行全过程进行绩效评价、实行跟踪问效。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公众关注度高、影响力大、事关民生的重点部门、重点领域、重点项目支出进行绩效评价。2018年筛选32个重点绩效评价项目,评价资金6882万元,占当年财政项目支出预算的17.5%,并对水利、卫计等18个单位进行部门整体支出综合评价,比2016年增加了8家,同比增长80%。主要涉及菜篮子工程、水利设施建设、养老保障、双提双健等方面的重大支出项目。评出“优”等项目19个,另挑选18个区直部门进行整体支出考评,11个部门获评“优”。
5、强化政府投资评审。2018年连续开展了何店、万店等三镇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土地整治和土地开发项目的预算评审工作,送审金额共计3151万元,批复项目预算总投资3088万元,审减投资额63万元。在确保评审质量,防范评审风险的前提下,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
2018年,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入增幅回落、收支平衡难度大的情况下,全区财政运行保持基本平稳,各项财税政策有效贯彻落实,财税体制改革稳步有序推进,重大项目资金需求得到较好保障,财政支持实体经济力度逐步加大,为完成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领导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依法监督、指导的结果,是各部门和全区人民群策群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尤其是全面实施“营改增”后,财政收入增速放缓与财政支出刚性增长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收支平衡压力越来越大;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体系还不够健全,资金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需要进一步完善,财政风险防控任务较重;部门在预算编制、执行中的主体责任需要进一步强化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虚心听取各位代表、委员的意见和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三、2019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9年,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区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实现收支平衡的压力更大。从收入看,由于经济持续放缓,多项财税改革及国家减税降费政策的全面深入推进,2019年财政收入增长压力将会更大,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将会更加艰巨;从支出方面看,随着财政刚性支出不断增大,为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政策补助标准,推进三大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到期债务按时还本付息、弥补养老保险缺口、人员增资等因素,都需要大幅增加财政支出,导致财政收支矛盾更加突出。
2019年全区财政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培财源、防风险”,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和全区重大项目的推进;坚持依法理财,严格按照《预算法》和相关政策规定编制和执行预算,大力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努力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
按照依法理财、积极稳妥、有保有压、突出重点、公开透明、注重绩效的原则,对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统筹安排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
1、收入计划。根据中央省市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区经济发展实际及财力状况,2019年全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计划为95737万元,较上年预算增长8%。其中税收收入计划为87571万元,财政非税收入计划为8166万元。
2、支出计划。围绕全区重点工作,在保障财政资金投入依法增长的前提下,结合各部门资金需求情况,优先增加对民生方面的投入。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计划为282646万元,按功能科目分别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134万元,主要是用于保障区直机关事业单位及乡镇政府正常运转以及履行职能等事务需要;
(2)国防支出174万元,主要是用于人武部征兵及城市民兵训练费、抢险救灾经费等;
(3)公共安全支出1287万元,主要是用于保障区本级政法机关正常运转和办案支出,法治曾都、平安曾都建设等;
(4)教育支出51746万元,主要是用于落实教师待遇及学校学生资助及在校生生均拨款、校舍改造等,保障区属学校正常运转;
(5)科学技术支出4127万元,主要是用于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科技奖励政策、实施重点科技专项和科学技术普及;
(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756万元,主要是用于保障文化系统正常运转、历史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安全保护、送戏、送电影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77436万元,主要是用于保障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改革弥补缺口、城乡医疗保险地方配套、落实就业创业、最低生活保障、高龄补贴、特殊困难群体救助、抚恤、退役安置、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残疾人保障、社会福利等政策;
(8)卫生健康支出33540万元,主要是用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保障公共卫生、医疗保障、计划生育、重型精神障碍患者防治、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等;
(9)节能环保支出1245万元,主要是用于环境监管能力建设、城市污水污泥处置、推动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等;
(10)城乡社区支出3365万元,主要是用于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品质随州示范区背街小巷环境治理、城管执法、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城乡社区公共设施、城乡社区环境卫生、建筑市场管理与监督等;
(11)农林水支出28125万元,主要是用于农业、林业、水利、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扶贫等;
(12)交通运输支出8812万元,主要是用于支持区级公路和通村公路等建设、维护;
(13)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8088万元,主要是用于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供给侧改革及外贸出口奖励、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安全生产监管等;
(1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63万元,主要是用于商业流通事务、旅游业发展、涉外发展服务等;
(15)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5237万元,主要是用于国土资源规划与管理、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国土整治、地质灾害防治等;
(16)住房保障支出8224万元,主要是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改革支出等;
(17)粮油物资储备支出1970万元,主要是用于粮食政策性挂账贴息、地方粮食储备、化肥储备贴息等;
(18)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849万元,主要是用于应急管理事务、消防事务、自然灾害防治等;
(19)预备费3500万元,按预算法规定应当按照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额的百分之一至百分之三设置预备费,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处理增加的支出及其他难以预见的开支;
(20)债务付息支出7011万元,主要是用于政府性债券付息。
(21)其他支出6757万元。一是年初预留资金6647万元,主要是用于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预留2019年调资及正常增人增资资金;二是专项转移支付其它支出110万元。
3、平衡情况
按照现行市对区财政体制,2019年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划为317780万元,其中: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5737万元,一般公共预算上级转移支付收入202967万元,再融资债收入19076万元。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计划为341271万元,其中: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2646万元,债券还本支出19076万元,上解支出39549万元。
调入资金9828万元,上年预计结余资金13663万元后,达到基本平衡。(详见附件1)
2018年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619万元,2019年预计无超收收入,2019年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保持不变。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
2019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85875万元。其中: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441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621万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4024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639万元、市返土地出让收益69150万元。
2019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安排85875万元,其中: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441万元、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支出621万元、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安排的支出14024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支出1639万元(主要用于经济开发区环卫作业市场化经费缺口402万元,城北及镇级污水处理运营经费缺口600.18万元,用于区城北区路面整修等基础设施维护资金300万元,建设系统工作运转经费及其它)、市返土地出让收益区政府支出事项69150万元(主要用于城北片区棚户区改造一期、二期、其他政府购买服务事项及城市投资公司安居工程支出)。
2019年,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收支平衡情况为:区本级政府性基金总收入85875万元,总支出86548万元,调入上年结转资金673万元(主要用于保障房支出、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及乡投土地储备支出)后,当年收支平衡。(详见附件2)
(三)社保基金预算
2019年,区本级社保基金预算收入预计194788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 94863 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3690万元(其中征收收入13392万元,财政补贴收入含中央381万元、本级财政弥补缺口9879万元,利息收入38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1668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14784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38111万元、工伤保险基金641万元、失业保险基金 623万元、生育保险基金 408万元。
2019年,区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183351万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94771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3555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14365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11733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出37625万元、工伤保险基金支出 421万元、失业保险基金支出 283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支出598万元。
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相抵,预计结余11437万元。(详见附件3)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19年纳入区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范围的14家出资企业中,应收缴国有资产收益的出资企业有2家,预计应收缴国有资产收益750万元,财政审核安排预算资本性支出750万元。收支相抵,当年基本平衡。(详见附件4)
四、完成2019年财政预算的主要措施
2019年我区要完成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的目标,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确保收支预算平衡和各项财政目标实现,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抓收入,做大总量。一是挖掘财源增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分析研判和税源监控,挖掘潜力,堵塞漏洞,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二是培植财源增收。围绕“工业强区”战略部署,科学规划财源建设目标和工作重点,综合运用财政、金融等产业政策,立足现有的土地、人才等资源禀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推进重大项目落地。落实企业优惠政策,及时兑现各项奖励资金,促进企业做大做强,有效缓解当前我区税源性项目不足局面;三是争取政策增收。做好项目的包装和策划,激励各部门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和新增债券及项目资金的分配额度,全面缓解我区财政支出压力;四是加强基金征管,确保五项保险基金应收尽收,减少本级财政支出压力,更好的惠及民生。
(二)优化支出,保障重点。坚持有保有压,盘活存量,用好增量,加强统筹,优化结构,保障重点。一是重点保障机关事业单位正常运转。全面落实工资制度改革和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保障力度。二是重点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保、安全监管、保障性住房等投入,确保中央、省、市出台的基本民生政策落实到位。三是重点保障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大项目支出。对精准扶贫、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美丽乡村建设、品质随州示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社区经费保障、维稳、文化旅游等重大发展战略全力保障。
(三)深化改革,放大效应。深入推进预算管理改革,继续推动全口径预算编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实施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继续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进一步加大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等工作力度,强化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整改机制,推动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相结合,将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区2018年政府十件实事、区级2018年度26个重点项目、区本级19个部门进行绩效跟踪管理;继续深化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改革,重点在公共文化、城市维护、棚户区改造、养老服务等领域推进购买服务;进一步规范预决算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公开口径、格式、时间、方式“四统一”的公开机制,提高预决算信息透明度。
(四)加强管理,提质增效。一是加强预算管理。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编制,提高年初预算到位率。加快预算执行进度,提高预算执行的均衡性。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调整事项,对于预算执行进度缓慢或预计年内难以执行的资金,及时调整用途,避免资金沉淀。二是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法和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强化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管理、预算管理,坚决制止违法违规融资担保和变相举债行为,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三是加强支出管理。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及有关公务支出的一系列管理制度和办法,按照只减不增原则,严控“三公”经费预算和一般性支出。四是加强财政监督。与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配合,常态化开展财经纪律专项整治,对财政资金和单位财务管理实现监督检查全覆盖。
各位代表:2019年财政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决议,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下,奋发进取,真抓实干,扎实做好2019年的预算执行和各项财政工作,确保圆满完成2019年财政预算任务,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同心共筑百年梦想而不懈努力和奋斗!
附件:1、曾都区2019年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明细表
2、曾都区2019年政府性基金收支明细表
3、曾都区2019年社会保障基金预算草案
4、曾都区2019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明细表
名 词 解 释
1、政府全口径预算管理
指将全部政府收支纳入预算,并接受与其性质相适应的管理和监督,使政府预算做到体系完整、结构清晰、权责匹配、公开透明。其基本内容包括,一是所有政府收支应当纳入预算,二是政府预算体系包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基金预算。
2、一般公共预算
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行使、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指根据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规定,划归地方财政的税收和非税收入。税收收入是指国家依据其政治权力向纳税人强制征收的收入,主要由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20个税种组成。非税收入是指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征收、收取、提取、募集的除税收和政府债务以外的财政收入。主要有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等。
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指按照现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经各级人大批准,用于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支出。主要包括: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主要是用于提供一般公共服务的人大、政协、政府办公及相关机构、党委办公及相关机构、发展与改革、财政、税收、群众团体事务等方面的支出。
(2)国防支出,主要是用于兵役征集、国防教育、民兵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支出。
(3)公共安全支出,主要是用于武装警察、公安、国家安全、司法、国家保密等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方面的支出。
(4)教育支出,主要是用于教育管理事务、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广播电视教育、进修及培训等教育事务方面的支出。
(5)科学技术支出,主要是用于科学技术管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科学技术普及等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
(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主要是用于文化、文物、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方面的支出。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主要是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民政管理、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就业补助、抚恤、退役安置、社会福利、残疾人事业、自然生活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等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支出。
(8)卫生健康支出,主要是用于卫生健康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公立医院、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医疗救助等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方面的支出。
(9)节能环保支出,主要是环境保护管理、环境监测与监察、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退耕还林、污染减排、能源管理等节能环保方面的支出。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主要是用于城管执法、工程建设管理、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社区环境卫生等城乡社区事务方面的支出。
(11)农林水事务支出,主要是用于农业、林业、水利、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改革等农林水方面的支出。
(12)交通运输支出,主要是用于公路、水路、铁路建设与管理、成品油价格改革对城市公交、出租车的补贴等交通运输方面的支出。
(1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主要是用于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国有资产监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支出。
(1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主要是用于商业流通、涉外发展等商业服务业方面的支出。
(15)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事务支出,主要是用于自然资源、测绘、气象等公益服务事业方面的支出。
(16)住房保障支出,主要是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公积金、购房补贴等住房方面的支出。
(17)粮油物资储备支出,主要是用于粮油物资储备方面的支出。
(18)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主要是用于应急管理、消防、地震事务、自然灾害救灾及恢复重建等方面的支出。
(19)其他支出,主要是部门年初预留及除上述项目以外其他不能划分到具体功能科目中的支出。
(20)债务付息支出,主要是用于归还一般债务利息所发生的支出。
5、转移支付
指上级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对下级政府无偿的资金拨付。现行我国中央、省、市州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一般性转移支付,不规定具体用途,可由地方作为财力统筹安排使用,旨在促进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保障国家出台的重大政策实施;二是专项转移支付,为了实现中央、省、市州特定政策目标,专款专用。
6、返还性收入
指下级政府收到上级政府的返还性收入,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和其他税收返还等。
7、上解省财政支出
是指区级财政根据省对下财政体制应上解省级财政的支出,主要包括体制上解支出和专项上解支出。
8、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是指各级财政通过超收或清理整合结余资金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以及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年初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是一种逆周期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
9、政府性基金预算
指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10、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指政府通过社会保险单位缴费、政府公共预算安排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收支预算。
1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收支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主要包括从国家出资企业取得的利润、股利、股息和国有产权(股权)转让收入、清算收入等,支出主要用于对国有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弥补一些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本等。
12、预算绩效管理
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结果。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是一个由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要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预计2019年省对曾都区一般公共预算转移支付
情况说明
2019年预计省拨付曾都区转移支付资金202967万元,其中:返还性补助2646万元(所得税基数返还收入1141万元、成品油税费改革税收返还收入124万元、增值税五五分享税收返还收入1381万元),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140671万元(体制补助收入16万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转移支付26319万元、均衡性转移支付11796万元、结算补助22784万元、成品油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补助2786万元、基层公检法司转移支付857万元、城乡义务教育转移支付7664万元、基本养老金转移支付25893万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转移支付19211万元、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905万元、产粮大县奖励资金1655万元、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1825万元、固定补助收入17792万元、革命老区转移支付1144万元、其他一般性转移支付24万元),专项转移支付补助59650万元(一般公共服务241万元、公共安全109万元、教育3899万元、科学技术258万元、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57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13177万元、卫生健康7658万元、节能环保468万元、农林水14961万元、交通运输5479万元、资源勘探信息等1249万元、商业服务业等520万元、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4833万元、住房保障6078万元、粮油物资储备93万元、其他收入50万元)。
曾都区2018年举借政府债务情况
一、曾都区2018年政府限额和政府余额
(一)省财政厅核定的政府债务限额
经省政府批准,曾都区2018年政府债务限额为173542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40956万元,专项债务限额32586万元。
(二)2018年政府债务余额
曾都区截至2018年12月底政府债务系统政府债务余额为171104.51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38926.7万元,专项债务限额32177.81万元。控制在省财政厅下达的限额之内。
二、2018年新增债券资金
(一)申报及下达情况
根据2018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区债务限额,申报长江生态修复、厕所革命、乡镇生活污水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棚户区改造等项目债券需求58952万元(曾都区46883万元,高新区7270万元,大洪山4799万元)。
2018年省财政厅下达我区新增政府债券资金4638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39880万元(曾都区28813万元,高新区7270万元,大洪山3797万元),专项债券6500万元(曾都区5500万元,大洪山1000万元)。债券分配使用方案和预算调整方案报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和人大常委会批准后全部按照规定的用途拨付至项目主管部门。
(二)使用情况
1、一般债券资金39880万元,其中:曾都区高新区7270万元;大洪山3797万元。曾都区本级28813万元已全部按照下列使用方向全部转贷给项目主管部门:易地扶贫搬迁160万元,长江生态修复5000万元,厕所革命2083万元,乡镇生活污水治理8000万元,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4100万元,高标准农田建设8000万元,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建设1470万元。
2、专项债券资金6500万元,其中:大洪山1000万元。曾都区本级5500万元已全部转贷土地收储中心用于土地收储。
三、2018年置换债券资金
省财政厅下达曾都区置换债券额度3968万元,其中:一年期一般债券1706万元,三年期专项债券75万元,五年期一般债券2187万元。按用途划分,全部为偿还到期地方政府债券本金的再融资债券。其中:2015年发行的三年期债券2018年到期2568万元,2013年发行的五年期债券2018年到期1400万元。根据省财政厅置换债券必须用于债务还本支出的要求和我区实际情况,已全部用来偿还2018年到期债券资金。
曾都区2019年“三公”经费预算情况说明
2019年度区本级“三公”经费预算合计数为603.23万元,其中:
1、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为397.74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为326.74万元,公务用车购置费71万元。较上年决算减少129.26。
2、公务接待费为205.49万元。较上年决算减少223.51万元。
3、因公出国费无预算。
关于下达2018年市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及中央扶贫开发成效奖励资金的通知(随财函【2018】91号)
省财政厅关于拨付2018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通知(鄂财农发【2018】34号)
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18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通知(鄂财农发【2017】90号)
名 词 解 释
1、政府全口径预算管理
指将全部政府收支纳入预算,并接受与其性质相适应的管理和监督,使政府预算做到体系完整、结构清晰、权责匹配、公开透明。其基本内容包括,一是所有政府收支应当纳入预算,二是政府预算体系包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基金预算。
2、一般公共预算
指政府凭借国家政治权力,以社会管理者身份筹集以税收为主体的财政收入,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持国家行政职能正常行使、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指根据现行财政管理体制规定,划归地方财政的税收和非税收入。税收收入是指国家依据其政治权力向纳税人强制征收的收入,主要由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20个税种组成。非税收入是指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征收、收取、提取、募集的除税收和政府债务以外的财政收入。主要有专项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收入等。
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指按照现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事权的划分,经各级人大批准,用于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支出。主要包括: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主要是用于提供一般公共服务的人大、政协、政府办公及相关机构、党委办公及相关机构、发展与改革、财政、税收、群众团体事务等方面的支出。
(2)国防支出,主要是用于兵役征集、国防教育、民兵建设与管理等方面的支出。
(3)公共安全支出,主要是用于武装警察、公安、国家安全、司法、国家保密等维护社会公共安全方面的支出。
(4)教育支出,主要是用于教育管理事务、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广播电视教育、进修及培训等教育事务方面的支出。
(5)科学技术支出,主要是用于科学技术管理、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研究与开发、科学技术普及等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
(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主要是用于文化、文物、体育、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方面的支出。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主要是用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民政管理、对社会保险基金的补助、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就业补助、抚恤、退役安置、社会福利、残疾人事业、自然生活灾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救助等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支出。
(8)卫生健康支出,主要是用于卫生健康管理、计划生育管理、公立医院、公共卫生、医疗保障、医疗救助等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方面的支出。
(9)节能环保支出,主要是环境保护管理、环境监测与监察、污染防治、自然生态保护、退耕还林、污染减排、能源管理等节能环保方面的支出。
(10)城乡社区事务支出,主要是用于城管执法、工程建设管理、城乡社区规划与管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乡社区环境卫生等城乡社区事务方面的支出。
(11)农林水事务支出,主要是用于农业、林业、水利、扶贫、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综合改革等农林水方面的支出。
(12)交通运输支出,主要是用于公路、水路、铁路建设与管理、成品油价格改革对城市公交、出租车的补贴等交通运输方面的支出。
(13)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主要是用于工业和信息产业监管、国有资产监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支出。
(14)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主要是用于商业流通、涉外发展等商业服务业方面的支出。
(15)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事务支出,主要是用于自然资源、测绘、气象等公益服务事业方面的支出。
(16)住房保障支出,主要是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公积金、购房补贴等住房方面的支出。
(17)粮油物资储备支出,主要是用于粮油物资储备方面的支出。
(18)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主要是用于应急管理、消防、地震事务、自然灾害救灾及恢复重建等方面的支出。
(19)其他支出,主要是部门年初预留及除上述项目以外其他不能划分到具体功能科目中的支出。
(20)债务付息支出,主要是用于归还一般债务利息所发生的支出。
5、转移支付
指上级政府通过预算安排的对下级政府无偿的资金拨付。现行我国中央、省、市州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主要可分为两类:一是一般性转移支付,不规定具体用途,可由地方作为财力统筹安排使用,旨在促进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保障国家出台的重大政策实施;二是专项转移支付,为了实现中央、省、市州特定政策目标,专款专用。
6、返还性收入
指下级政府收到上级政府的返还性收入,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返还、所得税基数返还、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税收返还和其他税收返还等。
7、上解省财政支出
是指区级财政根据省对下财政体制应上解省级财政的支出,主要包括体制上解支出和专项上解支出。
8、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是指各级财政通过超收或清理整合结余资金安排的具有储备性质的基金,用于弥补短收年份预算执行的收支缺口,以及视预算平衡情况,在安排年初预算时调入并安排使用,是一种逆周期财政政策的重要工具。
9、政府性基金预算
指政府通过向社会征收基金、收费,以及出让土地、发行彩票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支持特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的收支预算。
10、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指政府通过社会保险单位缴费、政府公共预算安排等方式取得收入,专项用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收支预算。
11、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指国家以所有者身份依法取得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并对所得收益进行分配而发生的收支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主要包括从国家出资企业取得的利润、股利、股息和国有产权(股权)转让收入、清算收入等,支出主要用于对国有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弥补一些国有企业的改革成本等。
12、预算绩效管理
指预算资金所达到的产出和结果。预算绩效管理是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是一个由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跟踪监控管理、绩效评价实施管理、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和应用管理共同组成的综合系统。推进预算绩效管理,要将绩效理念融入预算管理全过程,使之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监督一起成为预算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逐步建立“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反馈、反馈结果有应用”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2019年长江禁捕资金公开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