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聚力工业强区,蓄积发展“新动能”
1.经济发展势头强劲。曾都经济开发区位于湖北“汉孝随襄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带,地处大武汉经贸圈和鄂北经济圈辐射带,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作为曾都对外发展的北大门,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20平方公里,已形成了汽车及机械工业园、农产品深加工工业园、纺织服饰工业园、高新技术工业园、现代物流园和中央商务区“五园一区”的产业布局。先后荣获了“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全省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先进单位”“随州市项目建设先进集体”、“全区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一是专汽产业引领专汽之都。曾都经济开发区作为“中国专汽之都”的核心园区,拥有专汽整车生产资质企业2家,专汽改装资质企业38家,年生产各类改装车近10万辆,汽车铸造件60万吨,年产值达200亿元,全国市场占有率10%。可生产近万个专用车公告品种,占全国总量的85%,是全国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资源最丰富、区域集中度最高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
专汽产业已成为开发区工业经济的主要支撑,拥有重汽华威、程力专汽、新楚风汽车、江南专汽、东正专汽、大力客车、力神汽车等具备轻型载货汽车底盘、新能源专用车底盘和客车生产资质的龙头企业;拥有常森机械、三环铸造、亿丰泵业、元辰传动轴、神绿车轮等一大批零部件生产企业,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先后与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专汽研究院、湖北省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专业院校建立有密切合作关系,专汽企业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00多项、高新技术企业22家。
二是应急产业加速崛起。曾都经济开发区深耕应急专用车生产制造,2022年12月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科技部办公厅联合评审为“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应急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重汽华威是湖北省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智能渣土车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大力开发新能源车型,促进专用车上装与新能源底盘有机融合。程力专汽汇聚重、中、轻、微底盘资质,具有消防车、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资质,与壹为新能源达成商用车专用底盘研发制造项目合作。新楚风公司实施战略重整,成功引入氢燃料电池汽车生产项目和清华工研院科研资源,新研发的4.5吨氢燃料电池箱式冷链车底盘已完成实验,氢燃料箱式货车及氢燃料冷藏车已开发完成。江南专汽与工业研究院合作开发的“大流量压缩空气泡沫举高消防车”项目申报国家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工程化专项,该项目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并上报工信部。研发赶制的一台应急通信指挥车,售价高达1187万元,刷新随州专汽产品单价。江威智能围绕应急装备打造的折臂式吊车成为行业起重最大、伸臂最长的拳头产品,拥有2项行业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博利特种汽车研发的应急消防泵、消防炮等系列产品通过了“国家应急管理部消防产品合格评定中心”认证,市场份额占同类产品70%以上。四通专汽生产的应急电源车在多项领域取得新突破,生产的2800方大流量排水抢险车受到国内外青睐。东正专汽自主研发的道路蒸汽除冰车,单台价值300万以上。常森机械总投资8亿的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项目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生产线之一,为应急装备提供强力配套保障。
三是轻工业保持良好态势。开发区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粮食、食品、菌类、茶籽油等加工行业,一大批有竞争力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持续畅销。香思里食品公司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年产10万吨优质挂面的生产线,可生产100多个品种的面条。大自然米业已建设年加工10万吨优质大米自动化生产线、日处理1000吨原粮清理中心、粮食低温储备仓等配套设施,已经逐步建成为集大米生产、原粮检验检测、培训、放心粮油配送中心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稻米加工产业园区,打造“随州香稻”名片。万松堂公司生产的功能食品、保健食品、中药饮片等,产品达300多个品种,销售网络遍及全国并覆盖海外市场。田丰现代农业公司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木本油脂加工、农副土特产品和地产中药材三大经营板块。舜天粮油、神农生态等企业食用菌出口量稳居前列;力丰针织、晖宏兴布业纺织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
(二)聚焦项目突破,筑牢发展“压舱石”
曾都经济开发区始终坚持主动“走出去”、热情“请进来”,将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头号工程”,抢先抓早、谋定快动,拼出项目建设“加速度”,以“服务提效”带动“项目提速”。
1.招商引资务实高效。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高位推动,围绕开发区专汽车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在建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形成全员招商的整体合力,组织了一系列“走出去”“请进来”的招商推介活动,先后赴湖南、广东、浙江、安徽等地考察拜访电路电气、有机硅、高分子材料等高新技术企业,洽谈推动玉柴东特、琅菱二期等项目成功签约。接待广东、浙江、广西等地客商20余人次,参加省、市举办的大型招商洽谈活动6次,围绕循环经济、信息物流、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做好招商项目对接,将5家企业纳入重点在谈项目库。突出开发区产业及区位优势,组织编印《湖北曾都经济开发区投资指南》,大力宣传推介开发区,开展精准招商。2022年新签约2000万以上工业项目9个,新开工2000万元以上项目3个,投资总额12亿元,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2.项目建设扎实推进。牢固树立“项目为王”,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开发区扩投资、稳增长、补短板的重要抓手。
一是“挂图作战”保障项目建设。开发区成立包保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项目专班人员充当“项目秘书”,对项目从签约到投产全过程进行帮办服务,打通服务企业发展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探索建立工业项目全周期管理的“三道时间线、集中会商、边建边办、挂图督办”等四项工作机制。对新引进的工业项目,明确签约时间、土地挂牌时间、投产时间,同时协调发改、土地及规划、建设、环保、安监等部门创新联审联办、预审预批、容缺审批等工作方法,保障项目顺利推进。今年4月,佳运汽车公司在缴纳土地出让金的当天就领到项目开工必要的“五证”,实现了“五证同发”,确保了项目拿地即开工,为项目早开工、早建设、早投产提供了坚实条件。
二是高效征拆腾出发展空间。为保障项目用地,全力配合解决项目推进难题,通过一系列攻坚措施逐步消化历史遗留问题,为项目建设挤时间、挪地方。㵐水河东岸生态环境提升工程PPP项目是区级重点项目,为保障3P项目建设进度,配合区级项目指挥部,先后征收14家企业、500余户农户房屋及土地,收储土地1000亩,为3P项目掀起大干热潮提供了先决条件,全力打造工业园区的城市后花园。先后征迁村民房屋220余户,移交施工用地434亩,有效促进天一智能三期、琅菱二期、盛星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保障汇力专汽、创融专汽、康牧专汽、佳运汽车等项目相继进场施工。加大土地储备,积极盘活处置闲置资产,处置存量资产1处,盘活闲置资源5处,实现“腾笼换鸟”。
三是大力拓展产业项目空间。深入项目一线,协调解决在建15个项目落地中进场道路、排水管网、自来水等问题75个,协助8个项目完成土地供应及规划设计工作,保障企业在最短时间内开工建设。全年编印《项目简报》19期,召开项目协调会20余次,确保瑞力二期、华威三期、泰晶三期、程力电泳涂装、香思里二期、华特专汽二期等9个重大项目推进,拉动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实现了项目建设质效提升。积极处理企业遗留问题,进一步加大土地出让金催缴力度,追缴土地出让金300余万元。
3.改革创新活力迸发。主动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积极推动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创新平台。泰晶科技入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建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其“微纳米器件科技创新团队”晋级省级A类科技创新团队。江威智能入围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建立三环、江南、华威、润力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个,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3个。
三、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发展“软实力”
曾都经济开发区用真心真情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软环境”更优、“硬环境”更美,为市场主体竞相发展营造最优业态。
1.助推转型,贴心服务“零距离”。加大内部挖潜力度,积极引导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围绕专汽转型升级,引进清华工研院氢能专用车整车生产优势,促成新楚风公司成功战略重整,全新研发了随州首款18吨氢燃料电池商用车,聚焦氢能源及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和应用,争当新兴领域的行业领导者。程力集团携手壹为新能源,合作开发新能源商用车专用底盘,改造新能源底盘生产线1条,新上智能化新能源底盘生产线2条,开启了新能源专用车市场化的新征程。引进湖北华特专用设备有限公司智能专用汽车生产等项目,专用汽车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天一智能三期、琅菱机械二期等重大项目继续引领开发区电子信息、自动化制造新风尚。先后累计指导泰晶科技、天一智能三期等企业实施技改项目17个,争取省级高质量发展专项奖励资金2000余万元。园区内专汽装备制造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9家,其中润力专汽凭借高空作业车、江南专汽凭借智能消防车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兴全力公司对原全力铸造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铸件产量从过去年产5万吨提升到9万吨。促进重汽华威、博利特种汽车等改造升级项目达产增效,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隐形冠军”。
2.完善设施,提升园区“硬环境”。坚持全要素保障,不断完善园区功能配套,全方位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持续推动六草屋大道、新工一路、裕民大道贯通工程;推进交通大道、世纪大道沿线道路路灯亮化、绿化景观提档升级。开通了裕民大道循环公交线路,方便沿线企业职工上下班。实施城市环境美化专项行动,全力推进创文创卫工作,对主次干道两侧、背街小巷、铁路沿线、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进行综合整治。提档升级通村公路,构建城北路网骨架,新建维护农村公路10公里,铺设污水收集管网5000余米。
3.多措并举,实地走访“解难题”。发挥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建服务专班,上门倾听企业需求,推动工程加快建设,已帮助四通、瑞力专汽、康牧专汽等13个企业解决园区路灯亮化、雨污水管网延伸和公共交通线路延伸等重点问题35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多方式收集重点企业岗位需求,组织专场招聘会5场,帮助万松堂、江南专汽、神农生态、晖宏兴等重点企业新招聘职工1000余人,着力解决用工难问题。
4.守护安全,点亮群众“平安灯”。为促进安全生产,探索实行“两级三方”安全监管机制,管委会重点督促规上企业安全整治,村、社区重点指导辖区规下企业安全整治;引入第三方安全服务机构提供专业服务,持续筑牢安全基础和屏障。每季度对辖区规上规下300余家企业开展风险排查,全年检查企业1500场次,隐患排查整改率达到95%,实现了风险管控实时化、隐患排查标准化、整改治理流程化、安全监管精准化。推广“班前会”制度,鼓励企业实行“工友监督、班组自查、车间互查、举报有奖”等措施,实行安全培训教育全员化。坚持以防控风险为核心,统筹推进特种设备、自建房屋、消防安全、燃气安全、道路交通等9大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百舸争流千帆竞,借海扬帆奋者先。曾都经济开发区正以意气风发的崭新姿态,围绕特色产业,推动产业集群发展,打造良好产业生态,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铿锵前行,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奋楫远航。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