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区政协四届三次会议第50号提案的答复
  • 发布时间:2024-05-11 10:14
  • 信息来源:曾都区教育局
  • 审核人:张艳艳
  • 【字体:
打印

刘权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双减”政策落实》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区教育局认真落实中办国办,省两办,市两办关于义务教育“双减”的文件精神,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全方位开展课后服务为保障,加强宣传引导,注重统筹协调,强化检查督办,“双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加强学习宣传,凝聚社会共识。区教育局先后四次组织教育系统机关干部和全区各中小学校长学习“双减”工作文件,之后,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专门听取了区教育局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并提出了落实意见。同时,各学校通过教师例会、校本培训、报刊、各类新媒体对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广泛开展政策宣传,区融媒体中心开辟专栏,对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双减”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深度报道。通过学习宣传,把全区教育系统干部职工和学生家长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省、市关于“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为深入推进“双减”工作创造了良好环境。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课后服务质量。将课程设置纳入学校开学督导、期末考核、民办学校年检的重要内容,要求学校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得挤占道法、科学、劳动、心理健康等课程。2021年秋季开始,全区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开展了每周5天、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课后服务,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还提供了延时托管服务。课后服务以指导学生完成作业、个别辅导、开展音体美等兴趣活动为主要内容,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据教育部基础教育“双减”平台信息反馈,曾都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长对课后服务满意率达到97.53%。

(三)加强协同配合,深入推进家校共育。曾都区高度重视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挖掘家庭、社区教育资源,实现家校社教育一体化,建立起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网络体系,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不可缺少、不可替代作用。通过家长学校,指导家长明确德育任务,转变教育观念,探讨教育方法,创设优良环境。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作用,听取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经常性开展家访,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上的情况,形成家校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的良好氛围,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加强督导检查,推动落地落实。将“双减”工作列为义务教育督导工作的“一号工程”,每学期开学和学期中组织专班对全区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双减”和课后服务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并发布检查通报。对“双减”工作有关的来电来访做到了事事有核查、件件有回应。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缓解师生压力。各校至少配备了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建立了心理咨询室,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建设了“灯塔之家”,给教师提供了休憩放松充电的场所。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教月活动。随州市曾都区万店镇小学的《共赢心理健康 守护生命成长》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特色案例在2023年首届湖北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中获奖。

(六)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开展曾都区首届新时代“活力”校园大课间评比展示活动。经两轮现场观摩、评比,将2所高中、3所初中、4所小学大课间视频资料报送市教育局参加实际评比。最终,曾都区9所学校全部获奖。举办“新华杯”曾都区第七届中小学生足球联赛。11月21日举行开幕并正式开赛,60支代表队,700余名运动员经过8天137场激烈的角逐,最终各有收获。举办“大合唱”及“戏曲演唱”等艺术展演活动。10月31日, 2023年“大合唱”及“戏曲演唱”展演在文峰学校举行,全区46所中小学(幼儿园)参加。深挖劳动教育内容形式。落实课程标准,每两周开设1节劳动课,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抓住“植树节”“学雷锋”“劳动节”等重要时间节点,通过大扫除、进社区、做家务等方式开展劳动主题教育。

下一步,区教育局将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责任,强化督导检查,深化贯彻落实,及时宣传推广“双减”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浓厚的“双减”氛围,使“双减”政策深入人心,惠及民生。

曾都区教育局

2024年5月11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