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铖铖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完善县域教联体建设工作》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联体建设工作,将教联体纳入强县工程建设之中,截至目前,我区共组建了8个教联体试点,将36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教联体建设,占应纳入教联体建设学校总数(55所)的65.5%。区实验初级中学教联体被评为首批省级示范性教联体,实验小学教联体、云龙小学教联体获评省级教联体试点,东关小学教联体获评市级教联体试点。
两年来,围绕教联体建设,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统筹谋划,分步实施。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基础上,确定了我区教联体“三步走”的建设思路。第一步,2023年底前建设8个试点教联体,这一步已完成; 第二步,2024年底前,将全区85%以上的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纳入教联体建设;第三步,2025年底前,将全区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全部纳入教联体建设,巩固扩展建设成效。二是健全机制,互融共通。建立干部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已安排60名城乡教师开展了双向交流工作,各教联体学校间教师交流轮岗常态化。完善教育教学一体化机制。实行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文化共建、教学共研、结对互助。发挥学科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作用,各名师工作室与教联体成员校教师共同开展教研活动、对各成员校教师开展专题培训、开展送教活动,收到良好成效。三是强化考评,一体提升。区教育局依据省市要求,结合曾都实际制定了教联体建设考核评价标准,各教联体统一制定教育质量考评标准,促进各成员校整体提高教学质量。
教联体建设过程中,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体制机制障碍还未完全破除。目前,我区共建型教联体学校未实行单一法人制度,各成员校均为独立法人,教联体内资源统一调配使用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二是各方积极性还不高。在考核评价方面,用同一把尺子去度量先天条件不同的各学校办学成效易挫伤薄弱学校积极性。教联体内干部教师的共管机制尚未建立,激励保障机制不完善,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教师交流的积极性。三是教联体建设专项资金不足。截至目前,省财政厅对第一批、第二批省级教联体试点分别给予了60万元、30万元的补助资金,市财政局对市级教联体试点给予了10万元的补助资金,其余4个教联体尚无资金支持。
下一步教联体建设的工作思路:
一要明确相关部门在教联体建设中的职责。教联体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地方党委政府及多个职能部门通力合作,特别是在项目、资金、教师等要素保障上,需要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配套出台相关政策,以保证教联体建设稳步推进。
二要建立交流轮岗的激励机制。教师最关心的切身利益是职称和待遇,要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教师交流轮岗。现阶段,可考虑在每年正常岗位晋级名额外单列增设教联体交流教师岗位晋级指标,以调动交流教师的积极性。
三要加大教联体专项资金的投入。按照“区级财政兜底”的思路,确保每个教联体每年不少于2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
四要学习示范教联体成功经验。之前我们已建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遴选、推荐建设推进力度大、成效显著的教联体,下一步我们将通过研读有关材料和实地考察相结合方式学习借鉴他们的做法和经验,以少走弯路,提高共建效率。
曾都区教育局
2024年4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