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起点,也是曾都高质量发展,建设品质曾都示范区的关键时期,科学编制曾都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十四五”规划,对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品牌强区”建设为中心,以“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为总体目标,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职能转变的新形势,努力构建良好的商标发展和保护的工作机制,提升我区商标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将服务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为全区知识产权工作的中心任务。满足人们对商标品牌、服务质量更高要求,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现结合曾都实际,特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曾都区知识产权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圆满完成“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知识产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依据省知识产权局出台的《湖北省专利条例》《关于加快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意见》等重要法规政策。高位推进知识产权“三大工程”,形成全区上下合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良好局面。持续发布全区知识产权发展报告、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白皮书、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典型案例等,积极参加市知识产权局举办的知识产权论坛等重大活动,大力弘扬以“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文化,全社会知识产权意识显著提升。
知识产权服务支撑更加坚实。应用“新一代湖北省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系统”等平台有效提升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先后成立随州市曾都区知识产权公证服务部、随州市曾都区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办公室、随州市曾都区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会,引进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达10多家。
以市场为导向,以促进知识产权量质提升为目标,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整合各类创新资源,推动产学研服协同培育一批支撑产业发展的法律状态稳定、具有战略性、前瞻性、能够引领产业创新发展的高价值知识产权。
二、主要任务
1、引导高校院所开展技术源头创新。鼓励高校、院所围绕产业特色优势学科确立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策略和路径,创造具备技术价值、法律价值、市场价值、战略价值以及经济价值等多个维度的原创高价值专利。
2、引导企业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鼓励企业围绕产业产品创新瓶颈及“卡脖子”技术,确立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研发策略和路径,培育一批高价值专利及组合。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围绕主导产品核心关键技术强化技术预见性以实现高水平创造,形成自主创新的高价值知识产权组合和行业标准。
3、建立“产学研服”合作培育高价值知识产权机制。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围绕主导产品核心关键技术强化技术预见性以实现高水平创造,共建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示范中心。
4、引导服务机构创造高质量知识产权。鼓励服务机构参与企业、高校高价值专利的产出流程服务工作,开发便利化的专利质量评估应用程序和潜在价值信息检索程序,建立健全全区相关重点领域高价值知识产权数据库。
5、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和培育地理标志产品。实施制造业品牌提升、农产品品牌转化、服务业品牌示范三项行动,推进行业品牌和区域品牌建设,促进商标和地理标志产品密集型产业发展,提升自主品牌的影响力和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公共品牌。
三、发展目标
到 2025年,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商标培育体系和发展机制,商标市场价值愈加显现,商标在产业升级与优化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商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商标品牌意识深入人心,商标品牌建设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企业创新成果和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商标战略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和社会建设的作用充分显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1、注册商标总量进一步增长。力争到2025年实现商标境内外注册及地理标志商标注册总数在2019年基础上翻一番,达到国内注册商标总数10000件以上、通过马德里体系国际注册商标总数 50件以上、地理标志商标(集体商标) 总数5件以上。
2、商标发展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驰名商标总量达 10件以上,在原有的9件驰名商标上力争增加1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力争增加2件。
3、知识产权工作进一步加强。进一步加强专利工作,积极做好对专利申请的服务,不断增加专利申请量,“十四五”期间,力争专利申报量在“十三五”的基础上翻一番。到2025年,申请专利和授权专利数较以前有大幅度增加,培育50件高价值专利、开发5项高价值专利产品,2个高价值专利组合,引导一批具有高价值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做大做强发展专利示范企业15家。
4、商标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商标管理和行政执法体系不断完善,行政与司法保障有效衔接,商标侵权行为得到有效遏制。严厉打击假冒专利、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行为,及时调处各类专利纠纷,防止滥用知识产权限制创新的行为,加大专利执法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
5、构建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商标行政执法信息平台融合工作,不断提高信息化工作水平;建立健全商标监管执法协作机制,强化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日常监管与专项行动相结合,进一步净化市场环境;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建立跨区域执法合作协议,提升知识产权监管执法工作效能,形成长效保护机制。
四、保障措施
1、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共治。充分发挥政府的组织、领导、引导和推动作用,加快构建统一权威、科学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综合治理体系。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成员单位的作用,鼓励和调动各监管部门、社会各界的力量参与监督,加快形成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格局。
2、加强财政保障,确保投入。政府应根据监管实际加大经费投入,保障重点工程、重点任务、重点环节建设经费。科学测算本级经费投入的基数,保证知识产权工作有钱办事、持续投入。
3、设立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专项。对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工程实施主体,区局根据实际需要专项予以支持。依据省、市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制定出台具体的配套政策措施予以配套,形成工作合力。
4、完善高价值知识产权培育组织管理体系。支持高校、院所与省内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联合,加强专利信息大数据挖掘和利用,形成一批基础和核心专利,强化研发过程专利分析,创新风险管控,提升高价值专利产出效率和质量。
5、建立高价值知识产权联盟。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围绕产业技术创新,构建以高价值知识产权为纽带的知识产权创新联盟。支持龙头企业和行业协会围绕新领域、新业态、新模式专利竞争态势培育高价值专利,按创新链、产业链发展布局绘制产业高价值专利地图。
6、支持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引导辖区企业持续开展商标品牌创建和品牌示范企业建设,提高制造业品牌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7、加大地理标志产品培育力度。引导辖区企业积极参加湖北省首第四届地理标志大会,参加我喜爱的湖北品牌、十佳地理标志评选活动,推进形成具有曾都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商标品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集群。
曾都区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
2021年9月2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