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市曾都区乡村振兴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 发布时间:2021-12-22 09:00
  • 信息来源:曾都区乡村振兴局
  • 审核人:张艳艳
  • 【字体:
打印

根据国家、湖北省、随州市关于乡村振兴发展相关政策及文件,曾都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大纲”要求,组织编制随州市曾都区乡村振兴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将有关内容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和出台依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需要全党高度重视的一个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要充分认识新发展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本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对曾都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阶段性谋划,是曾都区部署相关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确保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的重要依据。

二、《规划》编制的原则

一是坚持党管农村。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健全党管农村工作组织领导体制机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是坚持农民主体。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有效调动农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是坚持城乡融合。推动农业现代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同步发展,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把握乡村的多样性、差异性、区域性特征,注重规划引领、精准施策。合理设定阶段性目标任务稳步推进。

五是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

六是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调动各方力量投身乡村振兴。

三、《规划》的目标和期限

2025年,现代农业特色发展,乡村产业活力增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提升,农民生活品质跨越提升,建成美丽乡村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实现由“一处美”向“全域美”提档升级。

规划期限为2021年-2025年。

四、《规划》的主要任务

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农业机构得到根本性改善,新农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成。

五、《规划》的重点内容

为保证规划目标、重点任务的顺利开展,拟在“十四五”期间,统筹部署若干项目,内容如下:

(一)突出市区一体,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

坚持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以曾都区全域为基础,统筹空间资源配置,合理布局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分区分类推进村庄有序发展,以中心城区带动城乡发展,在深入实施“一核两线三极四城”的区域和产业布局基础上,推动实现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产业发展融合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联通化、居民收入均衡化,打造城乡融合样板区。

(二)推动农业高品质发展,激发产业全面振兴

优化农业结构布局,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具有曾都特色的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534工程”,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以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建现代农港引领区。

(三)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宜居曾都

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施“四个三”工程,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构建生态绿色发展体系,改善居民生活居住环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打造美丽曾都,让生态宜居成为曾都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

坚持文化引领,提升乡村文化品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着力提升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明素养,传承与发展地方特色文化,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加大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力度,繁荣乡村文化事业,提升乡村振兴“软实力”。

推进三治融合,提升乡村治理品质

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深入实施社会治理示范行动,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加强民主法治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升法治曾都共建水平。全面提高公共安全体系建设水平,奋力建设社会治理示范区。

坚持以人为本,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在规划、政策、产业、组织和人才等方面有效衔接。


随州市曾都区乡村振兴局         

2021年12月22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