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主要职责
(一)统筹研究和组织实施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工作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重大政策。组织起草制定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有关规范性文件。参与涉农的财税、价格、收储、金融保险等政策制定。
(二)统筹推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文化、农村基础设施和乡村治理。牵头组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指导农村精神文明和优秀农耕文化建设。指导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
(三)负责农民承包地、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管理有关工作。组织落实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指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和集体资产管理工作。指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与发展。
(四)负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关工作。牵头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组织开展区域协作、定点帮扶、社会帮扶,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过渡期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相关考核评估工作,指导、监督中央和省级、市级相关农业转移支付资金使用,推动乡村帮扶产业发展。承担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有关工作,构建长效帮扶机制。
(五)负责指导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工作。深入推进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提出促进大宗农产品流通的建议,培育、保护农业品牌。发布农业农村经济信息、监测分析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承担农业统计和农业农村信息化有关工作。
(六)负责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垦、农业机械化等农业各产业的服务管理。指导粮食、油料、畜禽、水产等农产品生产。推进构建多无化食物借给体系。组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指导农业标准化生产。
(七)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追溯、风险评估。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指导农业检验检测体系建设。
(八)负责耕地、永久基本农田质量保护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指导农用地、渔业水域以及农业生物物种资源的保护与管理,负责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指导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和农业清洁生产。指导设施农业、生态循环农业、节水农业发展以及农村可再生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牵头管理外来物种。配合做好农业资源区划相关工作。
(九)配合做好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配合做好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推进种业振兴。组织实施兽药质量、兽药残留限量和残留检测方法国家标准。组织兽医医政、兽药药政药检工作,负责执业兽医和畜禽屠宰行业管理。
(十)负责农业防灾减灾、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治工作。推动动植物防疫体系建设,组织全区动植物防疫防治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
(十一)负责农业投资管理。提出农业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建议。编制区级投资安排的农业投资项目建设规划,提出农业投资规模和方向、扶持农业农村发展财政项目的建议,按区政府规定权限,承担区级财政专项安排的农业投资项目,负责农业投资项目资金安排和监督管理。
(十二)推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和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农业农村领域的高新技术和应用技术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
(十三)推动农业农村人才工作。拟订农业农村人才队
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技能开发,指导和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
(十四)牵头开展农业对外合作工作。承办政府间农业涉外事务,组织开展农业贸易促进和有关对外交流合作,组织实施有关农业援外项目。
(十五)完成上级交待的其他任务。
(十六)职能转变
1.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压实各方责任,过渡期内保持有关帮扶政策、财政支持、项目安排总体稳定,项目资金相对独立运行管理,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2.加强对全区乡村振兴促进工作的统筹协调、政策指导和监督检查。深化共同缔造引领,扎实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动农村产权规范流转和交易,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3.统筹推进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加强耕地种植用途管控,落实耕地利用优先顺序,树立大食物观,推进构建多元化食物借给体系,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实现农产品保数量、保质量、保多样,保障食物借给安全。
4.对标国家战略,按照省级发展方向,结合我区实情和农民实际需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和实用技术推广,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产业体系创新体系融汇、农科教产学研融通,提升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5.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相关农业生产资料、农业投入品的监督管理,推动绿色、有机等优质农产品发展,建立地理标志农产品协同保护和产业培育体系,坚持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严防、严管、严控质量安全风险,让人民群众吃的放心、安心。
(十七)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有关职责分工。
1.区农业农村局负责食用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环节到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生产加工企业前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负责动植物疫病防控、畜禽屠宰环节、生鲜乳收购环节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食用农产品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后,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监督管理。
2.两部门要建立食品安全生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追溯机制,加强协调配合和工作衔接,形成监管合力。
二、内设机构
(一)办公室。负责机关日常运转,承担文电、信息、安全、保密、信访、政务公开、新闻宣传等工作。承担重要文稿的起草、建议提案办理和重大突发事件应急综合管理等工作。牵头指导协调局系统和农业行业安全生产工作。统筹研究以乡村振兴为重心的“三农”工作发展战略、规划,提出实施的工作方案。配合做好农业资源区划相关工作。
(二)人事教育股。承担局机关和所属事业单位的组织、人事、劳动工资、机构编制、干部职工的素质培训教育、离退休干部管理服务等工作。指导农业农村系统人才队伍建设,会同有关部门承担农业系统农业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申报和岗位聘用工作。协助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纪检监察等工作。
(三)法规股(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股)。承担农业农村和乡村振兴有关规范性文件的起草和监督管理工作。承担有关文件合法性审查工作。组织行政应诉、普法宣传等工作。承担农业行政审批管理工作。组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有关工作。指导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承担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监测、追溯、风险评估等相关工作。
(四)财务审计股。提出扶持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政策和项目建议,组织提出农业投资规模、方向的建议并监督实施。编报部门预算并组织执行。研究提出相关农业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建议方案并指导、监督资金使用。参与农村金融、农业保险的政策制定。指导监督局系统财务、资产和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内部审计。
(五)帮扶股(革命老区工作办公室)。承担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指导脱贫帮扶项目资产管理,配合推进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协同推进脱贫劳动力就业,指导开展有关技能培训。协同推进脱贫地区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工作。承担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有关工作。负责拟订推动乡村帮扶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农业区域协调发展。组织开展区域协作,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推动革命老区帮扶和乡村发展。
(六)种植业管理股(农药管理办公室、食用菌发展股)。
起草种植业、农作物种业和食用菌产业发展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承担指导种植业结构及布局的调整及标准化生产工作;承担发展节水农业和农业抗灾救灾相关工作。指导肥料农药科学合理使用。承担农情调查分析,发布全区农情信息,承担农作物重大虫害防治有关工作。负责推进种业振兴。组织实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管理。监督管理农作物种子、种苗。组织抗灾救灾和救灾备荒种子的储备、调拨。指导食用菌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及标准化生产工作。承担食用菌重大病虫害防治有关工作。
(七)畜牧兽医股。起草畜牧业、饲料业、畜禽屠宰行业、兽医事业、畜禽种业发展政策和规划并组织实施。指导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组织实施全区动物防疫。组织实施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
(八)渔业渔政管理股。起草渔业发展政策、规划并组织实施。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指导水产健康养殖和水产品加工流通,组织水生动植物病害防控。组织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及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落实长江十年禁渔。
(九)乡村产业发展股(农产品加工指导股、市场交流合作股)。组织协调乡村产业发展,策划乡村产业项目,深入推进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起草促进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政策建议、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承担乡村帮扶特色产业发展有关工作。指导开展农村创业工作。
编制农业农村经济信息体系、全区大宗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承担农业品牌建设有关工作。组织开展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供求、价格分析和监测预警。发布农业农村经济信息,指导农业信息服务。承担农业统计、农业农村信息化和数字乡村发展有关工作。承办政府间农业和减贫领域涉外事务,组织开展农业贸易促进和有关农业对外交流合作,组织实施有关农业援外项目。承担农业援藏援疆工作和涉及台湾地区有关农业事务。
(十)乡村建设促进股。协调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负责牵头组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组织开展农村厕所革命。统筹指导村庄整治、村容村貌提升。健全农民参与乡村建设机制。
(十一)农村社会事业促进股。参与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承担统筹协调推动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监督减轻农民负担和村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管理。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和移风易俗,指导农村精神文明和优秀农耕文化建设。
(十二)农村合作经济指导股。提出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政策建议。承担农民承包地改革和管理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指导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指导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发展农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参与起草农村宅基地管理和使用相关行政性规范性文件草案及政策措施,指导宅基地分配、使用、流转和宅基地合理布局、用地标准,指导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利用。
(十三)监督检查股。承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过渡期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工作。承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有关工作。组织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等重大部署、重要文件、重点工作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组织开展单位定点帮扶工作,参与协调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选派管理。
(十四)科技与人才股。承担推动农业农村科技体制改革及相关体系建设、科研、技术引进、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工作。承担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有关工作。指导农用地、农业生物物种资源及农产品产地环境保护和管理。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农业清洁生产、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承担推进构建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和外来物种管理相关工作。拟订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开展农业教育、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作。指导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
(十五)农业机械化管理股。起草农业机械化发展政策和规划、农机作业规范和技术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指导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组织对在用的特定种类农业机械产品进行调查。指导农机作业安全。
(十六)农田建设管理股。提出农田建设项目需求建议并组织实施。承担耕地质量管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相关工作。承担指导新增耕地质量鉴定工作。参与开展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承担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农田整治项目、农田水利建设项目管理工作。
三、直属事业单位
(一)随州市曾都区农业发展保障中心是随州市农业农村局所属副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9名。
主要职责:负责农业农村辅助执法相关工作。
负责人:王伟
联系方式:0722-3581889
办公地址:随州市交通大道128号
办公时间:8:30-12:00,14:30-17:30(公休日除外,季节性办公时间调整见公告)
(二)随州市曾都区生态能源服务中心是随州市曾都区农业农村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4名。
主要职责:负责编制全区农村能源、农业生态和生产节能工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承担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及科研技术引进、成果转换和技术推广工作。指导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节能减排、农业清洁生产、生产循环农业建设等。
负责人姓名:徐艳丽
联系方式:0722-3335885
办公地址:随州市北郊街道花溪社区院内西大楼三楼
办公时间:8:30-12:00,14:30-17:30(公休日除外,季节性办公时间调整见公告)
(三)曾都区农村经济经营服务中心(曾都区农村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为曾都区农业农村局所属副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4名。
主要职责:指导乡村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推广曾都特色农业品牌。负责指导和服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和发展,指导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指导开展农村土地承包工作,做好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备案及纠纷调处仲裁工作。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指导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等相关工作。负责农村产权信息采集和农村产权交易协调对接等相关工作。
负责人姓名:周明
联系方式:0722-3313680
办公地址:随州市曾都区沿河大道129号
办公时间:8:30-12:00,14:30-17:30(公休日除外,季节性办公时间调整见公告)
(四)随州市曾都区特产技术推广站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6名。
主要职责:推广种植业技术,种植业技术推广管理,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指导,种植业新技术引进与试验示范,种植业技术培训、服务、技术承包、科技成果转让
负责人姓名:苏芳芳
联系方式:0722-3313314
办公地址:曾都区北郊街道孔坡佳苑6a栋
办公时间:8:30-12:00,14:30-17:30(公休日除外,季节性办公时间调整见公告)
(五)随州市曾都区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站为曾都区农业农村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4名。
主要职责:曾都区耕地质量与肥料工作站承担全区耕地质量保护和节水农业工作;拟订耕地及基本农田质量保护与改良政策并指导实施,指导农用地的保护工作;组织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评价、验收评定和预警预报;组织推广土壤改良和土肥水科学利用技术;实施土壤肥料和节水农业项目;开展土壤肥料检测、试验与评估工作。
负责人姓名:严双义
联系方式:0722-3313314
办公地址:曾都区北郊街道孔坡佳苑6a栋
办公时间:8:30-12:00,14:30-17:30(公休日除外,季节性办公时间调整见公告)
(六)随州市曾都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8名。
主要职责:防治畜禽疫病,促进畜牧业发展、畜禽疫病医治、预防,畜禽疫情测报
负责人姓名:许旭
联系方式:0722-3232120
办公地址:随州市文峰西街18号
办公时间:8:30-12:00,14:30-17:30(公休日除外,季节性办公时间调整见公告)
(七)随州市曾都区畜牧技术推广站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5名。
主要职责:畜牧技术推广、畜禽品种改良、畜牧技术兽医特产技术培训等职能。
负责人姓名:谢明帅
联系方式:0722--7023943
办公地址:随州市曾都区交通大道128号
办公时间:8:30-12:00,14:30-17:30(公休日除外,季节性办公时间调整见公告)
(八)随州市曾都区植物保护站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7名。
主要职责:农作物病虫监测与防治工作,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测测报、综合治理、农业植保技术推广、试验示范、农药减量。
负责人姓名:张茂林
联系方式:0722-3312934
办公地址:北郊明珠路孔坡佳苑小区28栋三楼
办公时间:8:30-12:00,14:30-17:30(公休日除外,季节性办公时间调整见公告)
(九)随州市曾都区农机技术推广站为曾都区农业农村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7名。
主要职责:推广先进农机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农机技术推广管理,农机技术推广机构与队伍建设指导,农机技术推广业务指导,农机试验示范,农机技术培训,农机信息服务等工作。
负责人姓名:杜江城
联系方式:0722-3223669
办公地址:随州市曾都区东城舜井大道309号
办公时间:8:30-11:30,14:30-17:30
(十)随州市曾都区农机服务中心为曾都区农业农村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5名。
主要职责:管理农机事宜,促进农业发展。农业机械的安全监理、产品质量检验、鉴定和认证管理,农机抗灾物资的储备、申请、分配和管理,农机专项补贴资金的申报、分配和使用管理,农机化科技兴农等工作。
负责人姓名:韩波
联系方式:0722-3223669
办公地址:随州市曾都区东城舜井大道309号
办公时间:8:30-11:30,14:30-17:30
(十一)随州市曾都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曾都区农业农村局所属副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2名。
主要职责:负责全区重大农业新技术、农作物新品种、新工艺和新模式等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的公益农业推广机构;组织参与省部级项目在曾都的实施,开展技术培训、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农业产业化工作,形成了以技术员为纽带,以示范户为核心,连接周边农户的技术传播网络,构建了“专家组—技术指导员—示范户—辐射农民”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及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和参与抗救灾工作。
负责人姓名:许贤超
联系方式:18672237392
办公地址:随州市曾都区孔坡佳苑28号楼
办公时间:8:30-12:00,14:30-17:30(公休日除外,季节性办公时间调整见公告)
(十二)湖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曾都区分校为区农业农村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6名。
主要职责:承担农业科技培训与技术推广服务;组织开展并承担阳光工程等国家和各级农民培训项目任务;承担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服务;统筹协调和充分利用现有各种教育资源组织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对农民教育重大问题进行调研提出政策建议;组织编制农民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受主管部门委托,承担农民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建设、信息统计、技术咨询和业务培训、信息交流等服务工作。
负责人姓名:王艳丽
联系方式:0722-3327225
办公地址:随州市曾都区孔坡佳苑8A
办公时间:8:30-12:00,14:30-17:30(公休日除外,季节性办公时间调整见公告)
(十三)随州市曾都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挂区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牌子)为曾都区农业农村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15名。
主要职责:负责本区域范围内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监测、控制;组织对水产业的宣传教育、技术咨询、培训指导等相关工作以及红石岩水库的工程管理等。
负责人姓名:胡爱斌
联系方式:0722-3288326
办公地址:随州市曾都区孔坡佳苑10A
办公时间:上午8:30-12:00, 14:30-17:30(公休日除外,季节性办公时间调整见公告)
(十四)随州市曾都区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为曾都区农业农村局参公管理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7人。
主要职责:加强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宣传,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高标准农田建设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体制,统一规划布局、建设标准、组织实施、验收评价、上图入库。
负责人姓名:卓伟伟
联系方式:0722-3222099
办公地址:随州市曾都区孔坡佳苑9B栋
办公时间: 8:30-12:30,14:30-17:30(公休日除外,季节性办公时间调整见公告)
(十五)随州市曾都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为区农业农村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9名。
主要职责:组织承担国家、省、市、区重大农业科研任务,研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性技术问题;开展对外学术交流、“院区共建”合作研究活动,依托专家组织多层次的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推广、开发工作,提高新技术产业的普及率和科技新成果的转化率;负责全市(区)蔬菜科研推广项目的试验研究,搞好蔬菜科技培训和科技咨询,根据农民需要现场解决蔬菜生产中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参与全区农业科技决策工作,为全区农业科研、推广和农业生产提供决策参谋服务。
负责人姓名:宋成刚
联系方式:0722-3313916
办公地址:随州市交通大道444号
办公时间:8:30-12:00,14:30-17:30(公休日除外,季节性办公时间调整见公告)
(十六)曾都区乡村振兴信息中心
曾都区乡村振兴信息中心为区农业农村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2名,周转编2名。
主要职责:负责全区扶贫开发建档立卡等工作,收集提供相关扶贫数据,规范贫困户、贫困村进入及退出程序;负责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信息系统规范化建设,为全区扶贫工作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负责开展全区扶贫领域政策落实情况比对,包括全区扶贫信息采集、整理、录入、反馈与监测;负责规范镇、村做好精准扶贫档案等工作。
负责人姓名:刘勇
联系方式:18302929103
办公地址:随州市沿河大道226号
办公时间:8:30-12:00,14:30-17:30(公休日除外,季节性办公时间调整见公告)
四、负责人及联系方式
负责人:孙毅
办公电话:0722-3313485
办公地点:随州市沿河大道226号
办公时间:8:30-12:00,14:30-17:30(公休日除外,季节性办公时间调整见公告)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