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家庙村 | 稻花香里说丰年
  • 发布时间:2024-09-19 11:23
  • 信息来源:区委宣传部
  • 审核人:张艳艳
  • 【字体:
打印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近日,府河镇姜家庙村稻蛙养殖基地内,水稻长势喜人,田里黑斑蛙叫声此起彼伏,呈现出一幅“稻在田中长、蛙在稻间叫”的“稻+蛙”立体生态种植养殖生动画卷。

2023年,在广东工作的基地负责人余功勋发现“稻蛙共生”项目的前景后,投资70余万元返乡创业。“姜家庙村地理位置优越,背靠猴子湾水库,水质条件好。去年,我们开辟出20亩试验田投放蛙苗,如今这批黑斑蛙已经可以上市销售。”余功勋介绍,在稻田间养殖的黑斑蛙产量很高,产量约为5万斤,每斤售价20元左右。

种植基地还带动了附近村民就业增收。“目前有8位村民在基地工作,一个月能有四千元左右收入。”基地负责人余功勋介绍,“下一步,计划在此基础上搭架子种葡萄,这样既可以为稻田遮挡阳光,还能增加产值。”

在府河镇姜家庙村另一边的文浩家庭农场,连片的稻种植田映入眼帘。

据了解,姜家庙村文浩家庭农场负责人姜炯存是姜家庙村人,2014年10月到潜江市承包1300亩土地发展“稻共作”生产。

2020年他积极响应府河镇能人回乡创业号召,回乡投资兴业,在姜家庙村流转80亩土地,发展“稻虾共作”种养。盈利后,他不仅新流转110多亩土地种养稻虾,还带动村民在基地务工,免费提供技术指导,共享龙虾销售渠道。2021年共有4户村民发展80多亩“稻共作”生产。

“养殖小龙虾对改善土壤肥力、环境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基地生产的水稻是高品质的有机食品,更适合现代人的饮食需求,提高了稻田的产值。姜炯存说,“下一步,我们将研究‘一年两季’的生产模式,注册商标,对产品进行精加工,打响绿色有机品牌,帮助村民增产增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