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薯”不胜收!这里的“金豆豆”丰收啦
  • 发布时间:2024-05-19 10:36
  • 信息来源:曾都发布
  • 审核人:张艳艳
  • 【字体:
打印

5月14日,在淅河镇金屯村马铃薯种植基地里,只见一辆辆农机来回穿梭,一垄垄个头均匀、外形饱满的马铃薯破土而出,有序地散落在田垄。村民们紧随机械,忙着分拣、装筐、打包,确保新鲜的马铃薯及时装车运输,采挖现场一片繁忙。

“你看这马铃薯,不仅个头大,而且个个都长相匀称、表面光滑。”村民金从念欣喜地说。

一年好景

莫过于“丰收”最抚农民心

种植户在忙活的同时,心里美滋滋地打着“丰收”的算盘。“我流转了村里55亩地种植马铃薯,从已经开挖的几块田来看,一亩地大概可以挖8000斤左右的马铃薯,高峰期每天都有40多名附近村民过来务工,每天工资在100-150元不等。马上6月中旬,田里又可以种上水稻,除去务工费用,年增收在20万元左右。”村民李永发笑着说。

金屯村土壤肥沃,水源优势得天独厚,村内大部分农户以马铃薯作为经济作物种植。

起初,农户们自己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不仅产量不高,也没有稳定销路。这让金屯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肖能文犯了愁,怎么才能带动大家增收致富呢?

“2015年,我在网上联系到一家内蒙古的农业公司,前往当地考察、学习了一周后,决定回村种植产量更高的马铃薯品种。”肖能文说。

“新的品种真的能产量更高吗?

换品种会不会有风险?”

为了打消大家心中的顾虑,2016年,肖能文流转村内土地80余亩,带头种植新的豆种,雇请20余名村民田间打理,自己负责技术指导,当年土豆亩产达到5000余斤。

“尝到了甜头,第二年装种子的车一到村里,立马被大家围得‘水泄不通’。”肖能文笑着回忆。

据介绍,金屯村马铃薯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其中规模化种植的农户100户,种植品种以“沃土5号”为主,市场需求量大,主要销往云南、贵州、四川、武汉等地。去年马铃薯亩产8000斤左右,总产值近600万元,后期亩产可以突破12000斤。

“下一步金屯村将围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标,科学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品牌化种植,形成‘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成为当地农民稳定增收的‘金豆豆’。”肖能文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