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永洲:站好脱贫攻坚最后一班岗
潘翔 王昊
导语:曾都区洛阳镇胡家河村第一书记王永洲自2015年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以来,积极为村里的脱贫工作不断奔走,在他的推动下,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村民的致富产业不断壮大,虽然已到了退休年龄,但是他仍然坚守在扶贫第一线,站好脱贫攻坚最后一班岗。
这天一大早,王永洲再次来到村民李广友家,询问他最近的生活状况,在驻村期间,只要有时间,王永洲总要到村民家中坐一坐,跟他们拉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李广友原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伴患有慢性类风湿生活需要人照顾,一家人住在土坯房里,生活十分困难,王永洲在走访中了解到,李广友有养殖土蜂的技能,经过多方联系,为他争取到了帮扶资金扩大了土蜂养殖的规模,让李广友有了稳定的收入保障,2020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李广友又盖起了新房,生活有了奔头。
【采访】 村民 李广友
我的蜜蜂有35笼,一笼能搞个5至6百块钱,一年能搞个2万多元,自己养蜂子赚了一点钱,政府支持我我就把房子盖起来了,政府还补了我2万多元,现在我感到很自由很高兴。
发展扶贫产业,确保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也是王永洲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当务之急。
【采访】 洛阳镇胡家河村第一书记 王永洲
来了以后我们通过调研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发展养殖业种香菇,我们村里流转土地建了10万袋香菇大棚,免费提供给贫困户种植。
在村里的香菇种植基地,我们见到了正在菇棚里劳作的菇农陈百银,陈百银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的生活仅靠自己种植的2000多袋香菇维持,村里的香菇基地建好后,免费给他提供了香菇大棚,并给他扩大香菇种植规模提供了资金支持,现在陈伯银已发展了1万多袋香菇,收入也比以前有了较大增长。
【采访】 村民 陈百银
以前我们自己种的时候只种了2000多袋,现在通过村的扶贫帮助免费给我们大棚,每袋还补助我们一元钱,对我们贫困户发展有很大帮助,我现在发展有1万多袋,目前收入已有6万多块钱了,对我们脱贫有很大的帮助。
几年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胡家河村已形成了香菇,林果,民宿,光伏,银杏叶等五大产业,每年为村民增收100多万元。
在驻村工作期间,王永洲还和村“两委”一起大力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工作,完善了安全饮水管网工程,硬化通湾公路,解决村民的生活用水和出行难题。
【采访】 村民 胡发周
原来我们吃水总是缺缺断断,不算安全也不很卫生,现在通过改水以后目前农村生活用水解决了一大部分的难题,最重要的一是卫生二是安全现在洗澡洗锅不存在缺水。
2020年10月,王永洲已经退休,但是他仍然坚守在扶贫工作的一线,像往常一样为村里的扶贫工作不停的奔忙着。
【采访】 洛阳镇胡家河村第一书记 王永洲
作为一名干部一名党员既然领导安排我作为第一书记在这里工作,今年10月份我已经退休,但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应该站好最后一班岗,把这个工作完成好,确保我们脱贫的各项工作任务出色的完成。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