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时代呼唤中,一场关乎教育公平与质量的深刻变革正在曾都大地蓬勃生长。今年1月,伴随原淅河镇云龙小学教联体的升级蜕变,“曾都区淅河第二小学”正式启航--以云龙主校区为引领,光化、十岗、大堰坡三校区协同共进,构建起高度融合的教联体新格局。
作为湖北省第二批教联体试点中的先锋力量,这所扎根乡野的学校正以“守正创新”为笔,以组织联建、师资联育、资源联动为墨,绘就一幅城乡教育优质均衡的生动画卷:从“结对帮扶”的初探到“全面融合”的深化,从“三大课程体系”的构建到“教联体内涵发展”的攀登。浙河二小用实践诠释着“独行快、众行远”的教育真谛,悄然书写着区域教育协同发展的崭新篇章。
2020年8月,原淅河中心学校为缩小城乡基础教育的差距,将生源急剧流失的光化小学纳入到新建学校云龙小学,开启了集团化办学之路。2022年,随着全省开始全面推进教联体建设,云龙小学教联体正式启程。学校制定了《云龙小学教联体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教联体建设目标、基本原则、工作措施等内容。同时,教联体内师资协调由总校云龙小学牵头,成员学校间加强协作。按照“总量不变、结构合理、促进均衡、盘活优化”的原则,根据教联体各成员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科需要采取教师打通聘用、结构补缺、跨校执教等方式建立积极有效的教联体内教师交流和领导交流模式,努力建设互动共赢的学校发展共同体。
2024年随着机构划转,随州高新区云龙小学更名为曾都区淅河镇云龙小学,2025年1月区教育局为进一步促进融合型教联体的发展需要,更改为现校名曾都区淅河第二小学。
一、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曾都区淅河第二小学是湖北省第二批教联体试点学校,是曾都区三所省级试点学校之一。区领导高度重视,多次到校指导教联体建设工作。 通过组织联建,师资联育,资源共享等融合措施,教联体四校之间实现了优势互补,携手共进,共谋发展。教联体的建设,不仅注重了教师资源的均衡,各校的基础建设也大有改善。主校每学年向各成员校捐赠课桌、书包、校服、空调等教学及生活物资,使分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同时主校向三所分校师生开放了录播室、书法室、舞蹈室、音乐室等功能室,让乡村孩子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正是因为这些举措,光化校区的学生由原来的100余人增加到现在的300余人。
劳动实践全域覆盖,共建“乐耕园”基地。为促进劳动教育,在光化校区建成1000余平方米“乐耕园”劳动实践基地,设置班级责任田和科学观察园,种植太空椒、时令蔬菜和花卉,定期组织四校学生参与播种、采摘与观察,融合劳动教育与科学探究,实现以劳育心、全域共育。
为打破时空和地域的限制,主校投入近22万元在主校区和分校区创建了教联体互通设备。打造"1+N"同步课堂,通过“一师带多校”模式,推动教育公平向纵深发展。
二、教学教研深度融合,共谋淅河教育发展大计
自2020年8月成立教联体起,教联体之间每年多人次教师轮岗到教联体其他校区任教,老师们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除了教师交流之外,主校区每学期都会分学科安排骨干教师送教,教联体同学科教师一起听课,一起评课,共同研讨,促进了教联体教学教研的蓬勃发展。随着教联体由共建型到融合型的转变,教研活动更是深度渗透。淅河第二小学主校区依托“空中课堂”开展实时互动教学和联合教研,已完成云端集体备课30余次,实现四校同步、资源共享;艺术同步课堂,推进教育公平,开展“1+N”音乐、美术同步课堂教学,弥补了分校缺乏体、音、美教师的短板,丰富了分校学生的艺术生活。
淅河第二小学教学教研更是深度融合,为实现教学质量高质量协同,促进共同发展,教联体内实行了“八统一”:统一制定教研计划、统一安排校级公开课、统一安排青蓝工程结对帮扶活动、统一组织青年教师赛课及教研节赛课、统一组织学业检测、统一整合校园文化、统一组织教师培训、统一管理和调配教学资源。这八统一打破了校际壁垒,主校分校一盘棋,资源共享,共同进步。
三、师生活动异彩纷呈,惊喜频现
淅河第二小学政教、教务、总务活动丰富多彩,主校分校师生齐参加。教务处组织策划交流教师座谈会、经典诵读活动、劳动实践教育、轮岗教师座谈会、趣味跳绳运动会、数学思维运动会、现场书法比赛、新春送春联活动、研学活动、阅读分享活动、六年级毕业典礼,名目之多,让人眼花缭乱,师生从活动中收获硕果,也收获快乐。
政教处也精心策划组织主分校活动,班主任论坛活动互相切磋,互相取经,共同成长;毕业典礼主分校师生齐聚一堂,各年级学生载歌载舞,欢度美好时光;法治知识讲座普法讲法,让师生文明更进一步;绳操比赛绳舞飞扬,笑声不断;学雷锋志愿者活动教会学生做好人、做实实在在务实有雷锋精神的小学生。
总务处处处为师生的饮食健康着想,每天食谱荤素搭配,一周不重样,有菜有饭还有每天不重样的各类汤,营养价值均衡全面。每学期总务处还组织后勤师傅们进行厨艺比赛,比刀工、比口味,在切磋中完善厨艺,更好地为师生的味蕾服务。
淅河第二小学教联体通过党建引领、机制创新、资源整合、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未来教联体将持续深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全面完善“全域巡课”,精耕细作,共绘淅河教育的宏伟蓝图。在教联体深度融合的学习上,我们还有很多不足,长路漫漫亦灿灿,我们将持续学习,向优秀的教联体示范校学习,逐步完善各项工作,携手分校共绘曾都教育的新图景。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