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曾都>历史沿革
历史沿革
  • 发布日期:2022-04-30 16:54
  • 信息来源:曾都区档案馆
  • 编辑:张艳艳
  • 【字体:
打印

随于上古为烈山氏,是炎帝神农暨炎黄文化的诞生地和发祥地。周时为随国,史称“汉东之国随为大”。战国末,楚灭随国始建随县,后历朝为郡为州。民国初年改随州为随县。

1948年12月19日,随县第三次解放。

1949年5月,随州境内设随县、洪山县。随县隶属孝感专区;洪山县隶属襄阳专区。1952年6月,随县由孝感专区划入襄阳专区。1955年洪山县并入随县。

1979年11月,国务院(国发〔1979〕269号)通知,设立随州市(县级),同随县并存,隶属襄阳地区。随州市的行政区域包括原随县城关镇和城郊公社的31个大队。1980年7月1日,县、市分设建制。

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国函〔1983〕164号)批准撤销随县,将原随县的行政区划并入随州市,为省辖县级市,由襄樊市代管。

1994年11月4日,湖北省人民政府(鄂政发〔1994〕152号)通知:随州市由省直管。

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国函2000〕80号)批准:撤销省直辖县级随州市,设立地级随州市。随州市设立曾都区,以原县级随州市的行政区域为曾都区的行政区域。

2009年5月,国务院(国函2009〕35号)批准设立随县,以随州市曾都区19个乡镇为随县行政区域。曾都区继续保留,管辖区域包括原曾都区的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2个管委会。7月29日,新曾都区正式成立区政府驻西城办事处烈山大道。

曾都区是随州市委、市政府驻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编钟古乐之乡、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所在地,境内千年银杏谷蜚声中外。截2021年,曾都区辖淅河、万店、何店、洛阳、府河5个镇(其中淅河镇由随州高新区管委会代管),东城、西城、南郊、北郊4个街道,曾都经济开发区、城南新区2个管委会,村、社区根据发展需要经多次调整变更为,57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49个行政村,全区版图面积1425.4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66.28万人。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