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走进一线看到的都是办法。”8月8日,在曾都区年轻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训班第三、四专班座谈会上,15名深入专汽与应急产业一线的学员畅谈实践感悟,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在近一个月时间里,15名学员奔赴全区专汽、应急重点项目指挥部攻坚第一线,用脚步丈量曾都专汽应急产业发展热土,探寻产业转型升级脉络。
他们是曾都产业变革的见证者。何店镇干部张丽君走进程力集团焊花四溅的车间,触摸壹为新能源底盘的精密构造,感受新楚风氢能重卡的澎湃动力,见证曾都专汽产业从“敲敲打打”到“专精特新”的转型跨越,直观认识到曾都专汽产业转型升级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区委组织部干部夏爽在楚帝智联车间发现,企业通过喷彩技术升级将涂料利用率提至98%,以“细节突围”打开高端市场。区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干部刘荣臻总结星辰新能源公司“新势力借渠道、本土企业得技术”的合伙企业模式,为中小企业转型提供范本。
他们也是转型攻坚的思考者。区委办干部汪家慧在对接外地企业来曾考察调研时,深感唯有遵循“学习—实践—反思—提升”的路径,才能在知行互促中深化认知感悟,实现认知和能力同步提升。区市场监管局干部周正结合“忠诚、崇法、敬业、笃行、进取”的曾都市场监管精神,深挖应急基地在发展历程中“攻坚克难的担当、锐意创新的魄力、敢为人先的胆识”的应急基地精神,以精神文化“软实力”提升曾都应急产业知名度。
他们更是躬身入局的实践者。区政府办干部吴俊杰坦言,初入专班时,“电驱桥”“三电系统”等专业术语都不懂,但密集走访企业后,不仅摸清了技术痛点,还协调发放500万元“知识产权贷”,化解企业转型资金难题。万店镇郝雪婷则化身“企业服务员”,推动基地与顺风、齐东等企业达成检测合作。
重点项目指挥部是培养干部的“赛马场”,更是曾都未来发展的“蓄水池”。近年来,曾都创新设立十大重点项目指挥部,以攻坚专班形式推进全区重点工作,将年轻干部放到重点产业发展最前沿实践锻炼,既是为指挥部攻坚补充新鲜血液和活力,更是为曾都长远发展培养坚强后备力量,当年轻干部真正读懂车间里的焊花、测试场的数据、市场端的反馈,曾都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根基就更加坚实。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