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生趋势
根据我站近日田间调查,结合当前天气情况、外地虫源和水稻生育期综合分析,预计今年我镇三代稻飞虱呈中等偏 轻程度(2级)发生;三代稻纵卷叶螟中等程度发生,局部晚熟水肥足、长势嫩绿的香稻和优质稻偏重。田间为害盛期 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
二、主要依据
1.田间虫情。稻飞虱:据7月22、26日田间调查,田间稻飞虱以白背低龄若虫为主,百蔸虫0-370头,加权平均123头,比去年同期低50.9%。物联网单灯本月(7月1-25日)累计最高虫量186头(何店浪河村),高峰日为7月25日,诱到 24 头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亩蛾量 0-60 头,平 均10头;百蔸卷苞 1-66个,平均9个;亩平均蛾量、卷苞量为上年同期的2%和17.3%。物联网单灯本月(7月1-25日)累计最高虫量31头(万店黄家畈村),高峰日为7月25日,单日9头稻纵;害虫主要集中于当前正处于孕穗期且生长嫩绿茂密的田块。
2.影响因素:据武汉区域气候中心预测,7月25 日至8月上旬平均气温偏高1°C ,降水偏少1成,对“两迁”害虫繁殖为害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近期我省东南部出现虫量激增,受7月26日-29日“格美”台风影响,暴雨和大风天气可能导致“两迁”害虫大量迁入,不排除局部田块出现虫量暴涨;水稻生育期复杂,香稻和优质稻种植面积大,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中稻大多处于孕穗至灌浆期,田间荫蔽度高, 食源条件好,有利“两迁”害虫取食为害。
三、防治意见
1.防治指标:稻飞虱百蔸虫量达1000头;稻纵卷叶螟在分蘖期百丛新鲜卷苞150个,孕穗期百丛卷苞 60个以上时即可用药防治。
2.防治适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
3.防治措施:严格按照防治指标开展化学防治。①加强田管,做到浅水分蘖,适时晒田,干干湿湿管水;②加强田间调查,重点关注水肥足、长势好、叶片嫩绿、纹枯病重的稻田,及时掌握虫情,虫量较低时,可用生物农药控制害虫种群基数。防治稻飞虱可选用金龟子绿僵菌 CQMa421、球孢 白僵菌、苦参碱等生物农药和三氟苯嘧啶、醚菊酯、烯啶虫胺、吡蚜酮、氟啶虫胺腈等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乙基多杀菌素、四氯 虫酰胺、茚虫威、氯虫苯甲酰胺等。可结合防治二代二化螟、纹枯病时一起兼治“两迁”害虫。
科学安全用药,实现农药减量
第九期
淅河农技服务中心 2024年7月29日
中稻穗颈瘟、稻曲病和后期综合症发生趋势预报
一、 发生趋势
预计今年我镇中稻穗颈瘟、稻曲病和后期综合症中等程度发生。重点关注生育期偏迟田块。
二、主要依据
1.菌源。穗颈瘟、稻曲病和后期综合症是我镇中稻常发性病害,近年虽在我镇发生较轻,但受秸秆还田影响,田间菌源基数高,有发生基础; 2.作物因素。我镇水稻品种多,栽培方式不同,播栽期长、造成中稻生育进程差异大,破口抽穗期参差不一,适期用药难以掌握;迟熟田块面积大;优质稻和香稻种植面积大,主栽品种抗性弱,发病风险高;偏施、迟施氮肥造成水稻后期贪青、荫蔽的田间小气候等,均有利于病害发生。3.气候条件。受台风影响,7月下旬末雨日较多,目前大部分中稻正处在孕穗、破口阶段,对病害流行十分有利;部分山冲稻区,雾大露重,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若破口至灌浆期遇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局部发生流行风险高。
三、防治意见
1.防治对象田。重点预防偏施氮肥、田间荫蔽的迟熟感病品种田。
2.加强田管。湿润管水,保持田间干干湿湿。
3.防治时期。重在预防。稻曲病:在破口前7-10 天(10%中稻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齐平时)施药预防,可选用井冈·蜡芽菌、咪铜·氟环唑、氟环唑、申嗪霉素、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等加兑磷酸二氢钾100 克兑水40公斤均匀喷于稻穗部,如遇多雨天气,7 天后第2 次施药;穗颈瘟和后期综合症:本着“先破口先施药,后破口后施药”的原则,在破口抽穗初期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申嗪霉素、井冈·蜡芽菌等生物农药,和三环唑、丙硫唑、咪铜·氟环唑、嘧菌酯等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兑水40公斤均匀喷于穗部,气候适宜病害流行时间隔7天第2次施药。防控时可结合螟虫、纹枯病一起防控。重视交替轮换用药,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确保稻米质量安全。推广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减量增效技术。
避开高温时段施药,谨防中毒及作物药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主管:随州市曾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722-3222419 E-mail:szzdzfw@163.com
政府网站标识码:4213030010
鄂ICP备12012800号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29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