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发生趋势
预计今年我镇中稻穗颈瘟、稻曲病和后期综合症中等程度发生。重点关注生育期偏迟田块。
二、主要依据
1.菌源。穗颈瘟、稻曲病和后期综合症是我镇中稻常发性病害,近年虽在我镇发生较轻,但受秸秆还田影响,田间菌源基数高,有发生基础; 2.作物因素。我镇水稻品种多,栽培方式不同,播栽期长、造成中稻生育进程差异大,破口抽穗期参差不一,适期用药难以掌握;迟熟田块面积大;优质稻和香稻种植面积大,主栽品种抗性弱,发病风险高;偏施、迟施氮肥造成水稻后期贪青、荫蔽的田间小气候等,均有利于病害发生。3.气候条件。受台风影响,7月下旬末雨日较多,目前大部分中稻正处在孕穗、破口阶段,对病害流行十分有利;部分山冲稻区,雾大露重,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若破口至灌浆期遇连续低温阴雨天气,局部发生流行风险高。
三、防治意见
1.防治对象田。重点预防偏施氮肥、田间荫蔽的迟熟感病品种田。
2.加强田管。湿润管水,保持田间干干湿湿。
3.防治时期。重在预防。稻曲病:在破口前7-10 天(10%中稻剑叶叶枕与倒二叶叶枕齐平时)施药预防,可选用井冈·蜡芽菌、咪铜·氟环唑、氟环唑、申嗪霉素、苯甲•丙环唑、肟菌·戊唑醇等加兑磷酸二氢钾100 克兑水40公斤均匀喷于稻穗部,如遇多雨天气,7 天后第2 次施药;穗颈瘟和后期综合症:本着“先破口先施药,后破口后施药”的原则,在破口抽穗初期可选用枯草芽孢杆菌、春雷霉素、多抗霉素、申嗪霉素、井冈·蜡芽菌等生物农药,和三环唑、丙硫唑、咪铜·氟环唑、嘧菌酯等高效低风险化学农药兑水40公斤均匀喷于穗部,气候适宜病害流行时间隔7天第2次施药。防控时可结合螟虫、纹枯病一起防控。重视交替轮换用药,遵守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确保稻米质量安全。推广应用病虫害绿色防控和减量增效技术。
避开高温时段施药,谨防中毒及作物药害。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
主管:随州市曾都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电话:0722-3222419 E-mail:szzdzfw@163.com
政府网站标识码:4213030010
鄂ICP备12012800号
鄂公网安备 421302020029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