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今年以来,万店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委的坚强领导下,上下一心,紧紧围绕全年目标任务,聚焦发展定位,立足自身优势,着力推动全镇经济稳步发展,镇域面貌焕发新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一、主要工作回顾
(一)一年来,经济实力在加快转型升级中跨上大台阶
经济发展稳中向好。全镇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1亿元,同比增长9%;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家(交投汉都矿业),招商引资引进投资额1亿元以上项目3个;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0357万元,同比增长14%;已累计实施项目18个总投资11.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85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0.7亿元,同比增长14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95.1万元,同比增长51%。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项目建设稳步开展。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2878.5万、政府专项债券资金1100万,用于和美乡村、擦亮小城镇等项目建设,现已累计实施项目18个。2023年,万店镇有省市区重点建设项目9项,其中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园区规划已通过初审,并获批1770亩建设用地;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项目已完成主管网、支管网建设,进村管网工程已全面启动;其它项目正按照既定计划稳步推进。
服务保障协同跟进。成立七大项目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全镇重点项目建设。采取保姆式服务,主动帮助项目落地化解矛盾,协调解决项目用地、规划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内9家企业实行“一企一策”跟踪服务,推动4家企业完成供地,2家企业有意向入驻盘活闲置地块。“随州应急基地”拆迁工作专班夜以继日,在规定时间节点内顺利完成泉水寺村徐家畈拆迁工作,新成立的曹家湾辉绿岩矿拆迁专班,3天时间拆迁15户,为重点项目建设做好服务保障。
(二)一年来,产业发展在加强统筹协调中得到大提升
发挥农业优势,推动蔬菜产业做大做强。以镇农业中心为阵地,成立了蔬菜办与蔬菜协会,统筹全镇果蔬产业发展;成立随州万店蔬菜服务有限公司,提供大棚架设、集中育苗、信息参谋等配套服务;由品种化、品质化向品牌化延伸,成功注册“塔儿湾蔬菜”商标,认证“二品一标”农产品10个。目前,万店镇农业发展形成四个“1.5”规模,蔬菜产业年产量可达20万吨,年产值达4亿元,带动群众1万余人融入蔬菜产业链,户均增收1.5万元以上。
依托自身优势,推进工业产业规模壮大。充分发挥万店镇交通区位优势、上级政策优势,制定“一镇四园”发展战略。应急产业园、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稳步推进,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活力,改变了我镇产业结构单一的处境。在用活政策、创新服务方式上发力,支持王老头米厂、骏通经贸、智虹电子、穗农农业、景瑞电子等工业企业实施以智能化、绿色化、安全化为重点的技术改造,完成全镇技改投资3亿元以上,为远程汽车部件、王老头米厂争取技术改造资金30余万元。
围绕特色资源,推进文旅产业延伸发展。以“百千万”工程基地为载体,以村级乡村合作公司为运营主体,在小河沟村发展集农业观光、采摘、体验和研学为一体的农旅项目。结合现有5000亩水果基地,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利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在全镇冬闲田和抛荒田种植油菜1.5万亩,形成万亩油菜花“网红打卡地”,年吸引游客1万余人次,创收200余万元。把握大月儿湾网红打卡点热潮,打出了大月儿湾亲子游、避暑纳凉的“圣地”名气,间接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三)一年来,民生事业在解决急难愁盼中取得大成效
惠民政策撑起民生保障。全力做好困难群众帮扶。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75户107人每月发放城镇低保金56832元;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554户953人每月发放农村低保金464208元;为255名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救助507462元;为新增75名高龄老人申请高龄津贴;为40名留守儿童、92名困境儿童和5名事实无人扶养儿童发放救助金;投入200万元对福利院进行维修改造,提高集中供养老人生活质量。协助区残联开展残疾人上门办证服务活动,为1507名残疾人做好两项补贴申报工作,为18户残疾人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
医疗教育响应群众期盼。积极开展“暖冬行动”,大力关心计生困难家庭,为计生特殊家庭建立信息档案,组建7个公共卫生团队,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大医保征收力度,做到应保尽保,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征收共缴40218人,完成征缴目标。全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创建安全校园。扎实开展教育帮扶,摸排“雨露计划”对象160人次,发放补助资金24万元;争取万店籍爱心人士设立谷雨爱心基金,投入10万元为123名学生助学。
公共服务提升幸福指数。统筹协调加大人居环境改善力度,借助“擦亮小城镇”机遇,整合资金3300余万元,先后在万先公路、G240国道小河沟段、镇北路段进行人行道、地下管网改造升级,修建生态停车场1个,新建农贸市场1个,立面包装节点房屋460间,建设3000余平米的运动健身中心1座,新建文化红色驿站1座,对10条背街小巷道路进行扩宽、刷黑、提档升级,安装智能防灾预警设备35套。同时加大厕所革命力度,拆建并行,新建卫生厕所144座,全镇卫生厕所总数达6569座,普及率达98.29%,集镇内卫生厕所普及率达100%。
(四)一年来,社会治理在推进共治共享中取得大提高
社会治理工作成效显著。常态化开展“清风夜话”,组织干部群众一起话政策、话发展、话民生、话和谐,消解群众疑虑,拉近干群距离。抓好各类重点人员的稳控工作,对28名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登记教育,对107名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帮教安置,对166名吸毒人员进行严格管控。稳步推进“雪亮工程”。投资28万元,推动“慧眼看千村”不断向小区、自然村和家庭延伸拓展,目前在线点位715个,正在新接入点位480个。
安全生产之弦时刻紧绷。逐一分解落实年度安全生产任务,细化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指标,加强对消防安全等重点领域的排查力度。现已派出安委会专班检查组9组,检查生产经营单位(居住场所、小区)累计120次,邀请专家开展检查5次,排查一般隐患160处,立案查处1处,整改率达到95%以上。组织开展燃气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共排查核实打击了4家非法存储、售卖液化气瓶的黑气点,对全镇65家餐饮企业燃气情况进行摸排并按要求整改,筑牢燃气安全防线。
生态资源底线牢牢把控。始终筑牢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不断增强耕地保护责任感和紧迫感。始终紧盯目标任务,紧扣时间节点,督促、指导各村(社区)采取“原地复耕、异地整治”等方式进行整改,目前我镇需整改面积3852.66亩,现已整改2623.91亩,整改完成率68.1%。做好流域安全治理,全面开展水污染防治工作,强化山水林田湖草沙资源保护,坚决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严厉打击违法占用耕地建房行为。
一年来,虽然在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有赖于党委的正确领导、同志们的帮助支持和群众的信任理解。但与领导的希望、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思想不够解放,工作创新精神不够,掌控全局的能力与水平还待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发扬成绩,克服不足,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脚踏实地,创新实干,为全镇的经济腾飞、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2024年主要工作
(一)突出产业发展,全力推动农民增收
把强县工程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政策优势、区位优势,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一是优化发展环境。以持续改善营商环境为保障,把发展环境扛在肩上,围绕应急产业园、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果蔬产业园等主导产业做好延链、补链、强链。二是培育农业主导产业。充分发挥蔬菜办职能,合理引导农业种植规模和品种,积极探索集规模生产、规模销售和精深加工于一体的发展格局,推动果蔬产业从品质化向品牌化迈进。三是探索发展乡村合作公司。按照成熟一家、发展一家的思路,发展合作公司,聚焦“三变”,通过厘清资源、争取资金、吸引入股,激活市场功能。通过流转“三地一房”,让村集体和农民资源资产收益增值。
(二)突出城乡建设,全力改善人居环境
一是打造外联内畅的综合交通路网。全力做好240国道改道工程征地拆迁保障工作。二是尽快解决好安全饮水问题。全力配合鄂北水资源配置二期工程实施,确保年底前完成施工任务。三是配套好环境设施建设。全力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二期项目,实现塔湾集镇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四是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在保持乡村原貌的基础上,发动群众和能工巧匠,依托本地资源就地取材建设和美乡村。五是扎实做好农村建房管理工作。严格宅基地建设规划和房屋建设风貌管理,严控农村滥建房行为。
(三)突出基层治理,全力提升治理效能
压实党委包村责任,用好共同缔造这把“金钥匙”,秉持“众人的事情众人商量”理念,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延伸到最小单元,全面健全纵向到底的党组织体系和横向到边的群众组织体系,让基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压实包案责任,运用五共理念,积极化解信访积案。按照信访工作“三到位一处理”的要求,找准问题根源、发动群众、精准发力,确保按期完成重点案件的化解任务、确保社会大局平安稳定。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