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臭水体一般检测什么指标?
黑臭水体,目前的主流定义是以溶解氧、臭阈值、透明度和色度四个指标进行水体质量考量,其中有一项不达标就可称为黑臭水体。
一般选择与水体黑臭生化过程有关的一些参数,进行了现场和模拟试验测定研究,结果证明DO、BOD_5、硫酸还原菌数等,与水体黑臭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水体黑臭与不黑臭的临界指标。黑臭状态是水体的一个极端状态,其本身的特点也与其他状态有很大不同。
其理化环境表现为强还原性质,有机无机污染极其严重,水有一种异味产生,水生生物不能再生存,水生植被退化甚至灭绝,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只有少量耐污种存在。这样就影响食物链,生物开始退化甚至消失。整个环境遭受破坏。
黑臭水体对环境有哪些影响?
1、水体的水质、地质所具有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水体的功能基本丧失。水污染会使得水体呈现富营养化,细菌的数量大幅增加,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水中的氧气被大量消耗,如此就直接导致水中的一些生物死亡,此种情况长时间得不到改善,水体就会出现老化,甚至死亡的状况;
2、黑臭水会散发出具有毒害作用的物质,时间一长,空气就会受到污染,周边居民的生活会受到影响,身体健康难以得到保证;
3、黑臭水体长期存在会降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如果黑臭水体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那么经过不断地积累和渗透,最终就会给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影响,由此而导致的危害将很难估量。
黑臭水体是怎么形成的?
1、外源污染。大量污染物质直接汇入水体是导致水体黑臭的主要原因,也是最直接原因。外源污染主要包括:雨水冲刷地表所带来地表、土壤以及沿河公路路面中的有机物和氮磷元素;沿河工业以及生活污水汇入;沿河污水管线或者污水收集、转运、处理设施因管理或其他原因污水外排;补水的水源污染物浓度超标。上述污染物汇入水体,消耗水体中大量溶解氧,造成水体溶解氧含量降低,进而通过厌氧菌等微生物进一步分解,产生黑臭物质,使水体黑臭。
2、内源污染。除外源污染外,内源污染是导致水体黑臭的另一重要原因,对黑臭水体的形成起到了催化作用。一方面,在酸性、还原条件下,大量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从底泥中释放,底泥沉积物中产生的CH4以及H2S等物质,难溶于水,致使水体黑臭。另一方面,水体中植物,尤其自然湿地或者人工湿地中植物进入冬天后,无人管理,致使其吸收或者吸收的污染物重新进入水体,污染物浓度提升、水体黑臭。
3 、水力和水循环条件的改变。河道水力学条件不足、水循环不畅也可能引起水体黑臭,其主要体现在河道水量不足、流速低缓以及河道渠道化、硬质化等方面。进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水体中会进行稀释。扩散、迁移、转化等过程,水力和水循环条件的改变会影响这一过程,进而影响流域水环境状况,若该条件变差,则易导致水体污染。
4、其他原因。除上述原因外,水体中生态径流量不足或者气温提升也将导致水体黑臭。生态径流量降低,水体流动性降低,导致水体水循环不畅、复氧能力衰退,进而导致水体自净能力显著削弱,出现黑臭现象。气温上升,将加快水体中微生物和藻类残体分解有机物及氮磷等污染物的速度,导致溶解氧含量降低,水体黑臭。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