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对全市2025年6月自然灾害风险形势会商研判,结合我区实际,预计全区6月气温偏高,降水略偏少。6月中下旬全区将进入梅雨期,需重点关注局地强对流和因强降水造成的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地质灾害及城乡内涝等次生灾害。
一、2025年5月全区天气气候特点
(一)气候概况
5月全区平均气温为23.2℃,较常年同期(21.8℃)偏高1.4℃;5月降水量为123毫米,较常年同期(119.3毫米)基本持平。
(二)主要天气气候事件
阶段性气象干旱和4次中等偏强降雨过程(4日晚中雨,局部大雨或暴雨,7日夜间~8日大雨、局部暴雨,13日晚~15日小雨,22日分散大雨或暴雨,30日晚~31日大雨)。
(三)自然灾害情况
5月全区未接到自然灾害灾情险情报告。
二、2025年6月气候趋势预测
预计2025年6月我区气温略偏高,降水略偏少。
具体预测为平均气温26.0~26.5℃(25.6℃),雨量145~155毫米(158.9毫米)。
主要降水过程和冷空气大致时段为1日、6~7日、18~21日、24~26日、28~30日。
三、主要自然灾害研判及建议
(一)局地干旱与局地洪涝有可能并存。受气温偏高、降水偏少影响,我区部分地区出现旱情,截至6月3日,全区缺水插秧旱面积近6.68万亩,4月至5月累计因旱饮水困难人口1.0668万人。6月份进入主汛期和梅雨期,且气温偏高,降水可能时空分布不均,有可能部分地区因暴雨形成洪涝灾害,部分地区因高温少雨出现干旱。各地各相关部门务必要高度警惕,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加强会商研判,科学调度,紧盯局地强对流天气形成“坨子雨”引发的山洪地质灾害和城乡积涝防范,坚决落实转移避险要求;同时要坚持“两手抓”思想不动摇,充分利用各类水利工程、农田灌溉设施,千方百计保障水稻栽插,科学调配水资源,全力做好抗旱保供工作。
(二)持续降雨引发地质灾害可能性大。从历史上全区地质灾害发展趋势看,我区6月份进入地质灾害易发时期,地质灾害主要可能发生在多次或者连续降雨后,构造剥蚀中低山区、水库周边、重大项目建设区、临坡临崖居民居住区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较大,并将以小型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为主。各地各相关部门要持续做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落实雨前、雨中、雨后地质灾害隐患巡查排查核查,组织开展防灾避险宣传和隐患点应急疏散演练。自规部门对纳入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的项目,要抓紧推进,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项目建设,及时组织验收工作。
(三)极端天气对交通、农业生产可能带来不利影响。今年夏粮夏油已收获完毕,但6月局地强对流、区域性暴雨可能多发频发,一旦降水过多过急,可能冲毁秧苗秧田,需要加强科学田管,清沟排渍,抢排积水。同时抢抓晴好天气,加固基础设施,全力做好病虫害防治。6月正值高考、中考,出行旅游增多,需要谨防风雹、短时强降水、雷电等灾害天气对交通的影响。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风险提示,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公安、交通运输等部门要及时做好交通疏导,提升交通安全应对处置能力,保障游客安全出行、考生安全赴考。住建部门要做好城区防洪排涝,防止发生因城市内涝而影响群众出行的情况。因中长期气候预测存在较大难度和不确定性,区安防应急委办将密切监视气候变化,及时做好各类极端天气自然灾害防范应对提醒工作。
随州市曾都区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6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