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敬国委员:
您提出的《加强文化自信、打造曾都区文化地标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曾都区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视、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您提出的推广“以编钟为题材”的文艺精品,填此空白的建议。
多措并举推广“编钟为题材”的文艺精品。一是坚持传承创新,亮化地方文化资源。区文旅局将面向大众,紧扣地方特色,从典型人物、重大事件以及触及群众关心的现实生活,提炼创作素材,打造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利用好“编钟”文化标志,创造具体独特地方文化的文艺精品。二是对上争取,助推文艺精品升级。借助省、市级创作单位品牌、平台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曾都区特色的文艺精品。三是加强整合资源,推动多主体的优势互补。为推广“以编钟为题材”的文艺精品,区文旅局牵头,推动曾都区群众艺术馆、市图书馆、花鼓剧院协同合作,实现艺术精品创作资源互补;邀请专家学者对文艺作品进行点评指导,促进创作活动精益求精。
二、关于您提出的用“随州花鼓戏音乐元素”演绎曾侯乙编钟铸造历史的建议
多元呈现打造“编钟”“花鼓”兼容并蓄。近年来,随州花鼓戏剧院一直推陈出新,创作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例如:编创大型花鼓剧《烽火燎原》、花鼓戏表演唱《新征程》《振兴路上》、广播剧《炎帝故里说花鼓》。关于您提出的将 “随州花鼓戏”音乐元素和“曾侯乙编钟”相结合打造大型戏曲音乐剧《曾国金声》,我局将全力配合并予以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持续加强随州花鼓戏的传承与保护,推动我区戏曲艺术不断的发展和创新。一是不断加大优秀保留剧目购买演出力度,做好 “文化惠民巡演”“戏曲进社区(村、组)”等项目活动,扩大“乡晚”覆盖面,提升随州花鼓戏影响力和知名度。二是以抓好“随州花鼓戏”为龙头,融合“编钟”等各类地域文化元素,以重大主题创作、精品创作和参评国家、省、市级重要文艺奖项作为主要方向,推动和引领 “随州花鼓戏”创作生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