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0014349/2022-21861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发文单位 曾都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发文字号 曾科经发〔2022〕2号
效力状态 有效 发布日期 2022-02-11 15:56
编辑 曾都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审核 徐玥莹
关于印发《曾都区2022年度科技和经信工作要点》的通知
  • 发布时间:2022-02-11 15:56
  • 审核人:徐玥莹
  • 【字体:
打印

各镇、街道、管委会经发办,局机关各股室,区科技创新促进中心:

现将《曾都区2022年度科技和经信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随州市曾都区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

                                                      2022年2月11日


曾都区2022年度科技和经信工作要点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历届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省、市科技和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以推动曾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制造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抓手,主动融入全省“一主引领、两翼驱动、全域协同”区域发展布局,积极引领全市“桥接汉襄、融通鄂豫、众星拱月”联动发展新局面,积极对标“百强”,不断完善产业链条,壮大企业竞争实力,做强重大项目引擎,推进优势产业与成长型产业共同发展,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齐头并进,加快建成“专汽之都核心区”,为奋力开启曾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作出应有贡献。

通过创新型县(市、区)验收评审,力争全年建设省级新型研发机构3个以上,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以上。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幅超过13%,增加值增长10%左右,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确保全区工业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一、围绕目标抓运行调度

1.抓好首季开局。按照“四能四则”(能开则开、能早则早、能多则多、能快则快)要求,计划前排、工作前推、进度前赶。抓好节后开工调度,提前做好企业用能、用工等要素保障,组织企业迅速恢复生产,确保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

2.抓好任务分解。根据省、市、区任务要求,层层分解目标至各地、各企业。强化目标督办,实施排序通报、分片督导,层层传导压力、压实责任,以增长点的确定性应对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用可靠增量弥补减量因素缺口。

3.抓好预测预警。坚持按月调度,密切跟踪监测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时段指标变化情况,加强煤电油气运、人力资源等生产要素的调度协调。注重监测预警,针对重点供应链、产业链堵点卡点,做好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研判和把控,扎实做好月保季、季保年工作,确保工业经济各项指标健康增长。

4.抓好深度分析。提升经济运行分析能力,时刻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市场环境,持续关注大宗商品、物流运输、人工人力等关键因素,重点关注行业生产经营情况,真实客观科学分析曾都经济情况,精心编撰产业分析报告,积极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二、围绕强链补链抓产业发展

5.突出支柱产业强链。坚定不移推动专汽及零部件、农产品加工两大支柱产业做大做强。以专汽产业作为开放平台耦合更多关联产业,引导专汽产业向移动应急装备、工程机械转型,向军用车载装备、氢燃料电池汽车方向发展,力争专汽产量、产值分别增长10%、12%。抢抓消费升级机遇,着力提升农产品加工企业精深加工能力,瞄准健康饮食和快消食品方向,创新研发特色农产品,力争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长10%。

6.突出新兴产业补链。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抢占发展前沿“风口”。以程力专汽、江南专汽为主导,大力发展移动应急装备产业;以金龙新材料为龙头,大力培育软体新材料、新型建材产业;以泰晶科技为核心,大力发展石英晶体等电子元器件产业;以天一智能、琅菱机械、神拓装备制造为引领,大力开拓精密设备产业和装备制造产业;以新楚风重整为契机,大力突破氢能及新能源汽车产业。

7.突出产业服务扩链。坚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推进专汽、应急等产业拓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融资租赁、会展服务等业务领域。探索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支持研发平台发展。支持企业由卖产品向卖服务、由产品制造商向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转变,实现生产服务融通发展。

三、围绕做多做强抓企业培育

8.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建立企业培育梯队,引导企业特色发展、错位发展、抱团发展,着力推动企业进规升级、规模壮大,形成龙头企业阔步前行,中小微企业加速成长的良性生态。力争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家、产值过亿元企业10家、过十亿元企业2家,支持程力集团产值突破100亿元。

9.实施专精特新培育工程。引导企业紧密对接市场需求,深耕细分领域市场,突出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关联发展,加快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隐形冠军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全年力争认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家以上,省级“隐形冠军”2家以上,省级 专精特新“小巨人”5家以上。

10.实施龙头企业引领工程。搜集发展潜力大、创新能力强的储备龙头企业,建立龙头企业培育库,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推动本土优质企业做大做强。支持高成长性企业通过产业整合、上市挂牌等方式做优做强,打造更多具有产业生态主导力的行业领军企业、“链主”企业,支持楚天药业、程力专汽、江南专汽、金龙新材料等行业龙头申报省级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  

11.实施困难企业盘活工程。支持培育企业攀大靠强、战略重组,利用企业现有场地、设备,积极引进头部企业、行业领军企业与本土企业合资合作,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先进的技术、管理、人才和市场资源向优势企业聚集,推动本土企业整合重组、优化升级。

四、围绕提质增效抓工业项目

12.深入实施“技改提能、制造焕新”行动。抢抓碳达峰、碳中和“窗口期”,鼓励引导企业围绕新能源替代、智能化场景应用、零部件配套等领域,加大技改投入,加快企业设备更新换代、技术迭代升级,推动企业实现生产装备智能化、自动化、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确保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超过40%。

13.深入实施“上云用数赋智”行动。推广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引导重点企业建设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打造内部工业云平台试点,持续推进“两化融合”试点示范建设,推动曾都工业经济进入“数字时代。”

14.深入实施重大工业项目服务行动。聚焦专汽之都核心区、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工业项目谋划,动态完善项目在建库、新开库、储备库,持续完善全过程、精细化、保姆式项目服务体系,打通项目堵点、解决建设难点,着力推动专用汽车和应急装备检测研发基地、程力电泳涂装等项目建成投产。

五、围绕引智赋能抓科技创新

15.大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突出专汽产业和应急产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深入对标对表,强化创新管理、创新体系、创新能力建设,持续加大创新投入,推动协同创新、特色创新、产业创新、要素创新,力争2022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突破20%,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达到1.7%以上,将曾都区建设成为随州市第一个创新型县(市、区)。

16.大力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务实推动引才与引智、研发与转化,促进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大力实施柔性引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求常在、但求常来”,持续招引“科技副总”,鼓励企业引进科技人才挂职服务。加强技术需求对接和成果转化应用,让科技成果奔着应用去,实现“钱变纸”“纸变钱”的良性循环,力争全年转化科技成果15项以上。

17.大力推进创新平台建设。用好国家专用汽车和应急装备检测研发基地的行业影响力,推动更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我区建立研发机构。更好发挥湖北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作用,加快推进应急产业技术研究院中试基地项目建成使用,促进本地科研机构与企业协同创新。支持企业建设产业创新联合体、校企联合创新中心、中试基地。力争全年备案或认定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3家以上,省级众创空间1个,规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超过35%

18.大力推进创新主体培育。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十百千万”行动,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龙头科技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链机制,举办高新技术企业培训会,加快推进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支持泰晶科技承担国家和省科技重大专项,争创科技领军企业。力争全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70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9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突破60家。

19.大力推进科技特派员队伍建设。重新选派科技特派员,招引乡土科技人才、“土专家”、“田秀才”、“致富能手”加入科技特派员队伍。引导科技特派员深入驻点村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开展技术培训,帮助脱贫户破解种植养殖难题,推动产销合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六、围绕绿色安全抓监督管理

20.狠抓绿色发展。深入贯彻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引导企业增强生态保护意识,加强环保设施配套建设,推动节能降耗,积极打造绿色工厂、绿色产品,提升产品质量。认真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开展专汽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整治,依法淘汰落后产能。

21.狠抓安全生产。常态化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督促、指导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加强风险点排查及生产现场安全管理,推动企业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加强极端天气灾害防御,形成抓安全、促发展、增效益的良性循环局面。

22.狠抓疫情防控。慎终如始抓好企业常态化疫情防控,织牢安全防疫网络,持续深化百名干部驻百企工作,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时刻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调整落实防控措施,确保做到“外防输入、内防反弹”。落实全区重点防疫物资储备保障。

七、围绕精准贴心抓企业服务

23.持续强化政策保障。深入钻研各类政策,精准传达政策信息,推动惠企政策全面落实。紧密承接省、市科技和经信相关政策,更新调整曾都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政策,进一步发挥政府资金的引领带动作用。

24.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当好服务工业发展金牌“店小二”,制定联系包保企业机制,勤于调研走访,精准掌握企业需求。聚焦企业急难愁盼,精准掌握企业发展难题,以“不说不能办,只说怎么办”的服务精神,打造“高效领办一件事”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工业领域营商环境。巩固提升“清、减、降”专项行动成效,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八、围绕专业专注抓队伍建设

25.提升干事创业的专业能力。坚持举办青年干部读书班,培养勤学善思的良好工作习惯,打造与力争经济社会发展质效走在全省前列相匹配的干部和人才队伍。成立专汽产业、应急产业、氢燃料电池产业、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专班,培育行家里手,思考、谋划、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搭建企业家交流学习平台,促进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26.提升干事创业的专注能力。坚持系统观念、系统方法,专注主责主业,强化综合集成,心无旁骛抓发展,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集中到最急需、最紧迫的核心领域和关键环节。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释放“拼抢实”的精气神,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对企业所思所盼做到心里有底、胸中有策,提升解决具体问题、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切实推动科技和工业事业发展。

27.提升机关党建及效能。坚持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着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坚持推进“两学一做”制度化常态化,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持续深入解决党建业务两张皮问题。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驰而不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六条意见”等纪律要求,坚决杜绝“四风”新表现,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与科经工作深度融合,在项目建设与资金管理等重点领域健全完善权责清晰、措施有力、制度管用、监督到位、预警及时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确保权力规范运行。深入推进部门依法行政,简化行政服务流程,扩大政务公开范围,进一步规范行政权力的运行。扎实做好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创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