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麟委员:
您提出“关于推进专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已收悉,感谢您对我区专汽产业发展建设的关注和支持,现对您的建议答复如下:
我们高度重视专汽产业质量发展建设。近年来,始终坚持以专汽之都核心区建设为引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引进专汽零部件配套企业,延伸专汽产业链条,强化本地专汽零部件配套能力;以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主抓手,全力建设国家级专汽和应急装备检测研发基地,为全市专汽企业检验检测研发等提供便利服务;加强融合发展、技改扩能,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强化专汽产业平台建设。我们在建的国家级专用汽车和应急装备检测研发基地(以下简称“基地”)选址于随州市曾都区万店镇北部,依据规划区用地条件和未来功能发展要求,总体空间结构为:一核两心,双轴引领,多廊多组团。基地一期主要建设任务包括试验跑道、整车实验室、综合保障库、应急装备测试区、越野性能路、综合办公楼、宿舍,目前部分建成,预计于2023年底完成。基地建成投入使用后,将依托随州市雄厚的专用汽车产业基础,以检测认证为切入点,以研发创新为核心,吸引国内相关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构建国内领先的专用汽车和应急装备检测研发生态圈。
强化试点示范功能。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建立行业龙头企业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培育库,支持龙头做大做强,持续跟踪扶持、定向培育,集中政策、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培育企业倾斜,积极组织企业申报专精特新 “小巨人”和单项冠军企业。截至目前,省级“隐形冠军”企业20家,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家企业、省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3家;3家企业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程力专汽成为省级上云标杆企业。为提高随州专汽之都知名度,每年动员全区专汽资质企业参加汽车博览会。2021年我们组织全区30余家专汽企业160多种车型参加国家级应急装备车展。
高质量提升本土配套能力。发展壮大零部件生产企业,逐步完善产业链。目前,全区有规上专汽配套企业45家,主要产品从专汽底盘至上装零部件基本完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本土专汽零部件配套率。制定招商地图,研发“活力曾都魅力名城”的电子招商地图微信小程序,以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应急产业、农产品加工等为重点,做好项目储备、筛选、包装及项目库建设等基础性工作,成为全区赴外招商、宣传推介的第一手资料。2019年引进的常森部件,从事商用车驾驶室、车架总成、货箱总成产品的冲压、焊(铆)接、涂装及热板板材无酸水洗、开卷分条的生产加工业务,目前与我区东风随专、华威重汽、新楚风等都有合作。目前上装部分本土配套率已经超30%。国华氢能全场景示范应用项目签约落地,将打造华中地区重要的“绿氢能源基地、氢能产业高地、碳中和示范区”;新楚风重整有序推进,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突破发展迎来良好契机;武汉海亿新能源与程力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随州新能源专用汽车驶入“新赛道”。
支持企业战略重组。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困难企业、“僵尸”企业,盘活闲置资产,科学整合供应链体系,推动实现集团化、集约化、差异化、标准化发展,近年来,我区顺利实现新兴全力重组、新楚风破产重组。
坚持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大力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成长工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增强曾都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培育力度。2021年,全区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12项;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6家,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55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9%。目前,我区专汽企业已与包括湖北专汽研究院、湖北应急产业研究院在内的9家省内外高校进行科研合作,着力提升专汽产业技术水平、智能化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畅通企业融资渠道。搭建信用培植平台。2021年7月底,曾都区召开中小微企业信用培植政银企对接会议,积极搭建政银企对接平台,区金融办与市人行合作,联合区发改局、区农业农村局、区科经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辖区内商业银行集中推荐有融资贷款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全区2021年已经推荐导入3批共计32家中小微企业。在评价期内,为25家企业成功融资贷款2.2亿元。按照省市有关要求,积极征选符合条件的省级上市后备“金种子”企业,组织各地各单位积极上报经济效益好、盈利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辖区企业,通过线上上报湖北润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和湖北金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当前湖北润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已顺利评上“金种子”,湖北金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省金融办处审核,下一步将继续组织各地各单位推荐优质企业,搞好跟踪服务,推进企业上市进程。
今后,我们将持续关注和引导专汽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专汽之都核心区建设进程。
衷心感谢您对我区专汽产业发展工作的关心与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