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晓琳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着良好的传统,曾都区各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中积极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在学科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各学校语文教师充分运用语文教材做好传统文化教育。通过讲述《春节》、《腊八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清明》、《元日》、《雪梅》、《陀螺》、《司马光砸缸》、《守株待兔》等文章介绍中国传统节日,传承传统工艺,传播传统文化,塑造文化性格,建立文化自信。全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自觉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文化素养,把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工作之中。
二、校园文化中也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宣传。楼道里、教室里、橱窗里,操场上、墙壁上、宣传栏上,处处洋溢着传统文化教育的气息。开学典礼上,国旗下讲话里,班会课上,黑板报上,时时浮现出传统文化教育的身影。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春节,布置假期实践作业。在清明节,组织学生祭扫烈士陵园。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时间节点,给学生讲述它们的来历和风俗。师生积极参加诵读国学经典、“黄鹤美育节”、“戏曲进校园”等活动。学校社团活动中开设中国舞、书法、古典乐器等项目,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四、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区教育局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多种形式的教师培训活动。在五丰学校开展的中国传统诗联基础知识讲座,诗词楹联大赛,提高了在场教师的楹联水平,营造了学习、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风气。
五、积极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到炎帝神农故里、枣阳汉城开展研学活动。
曾都区教育局
2023年4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曾都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是否继续?